刑事法律罪行特征量刑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主观故意,客观扰乱秩序,情节严重5年以下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斗殴主观故意,客观 结伙殴斗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斗殴(从严)多次、人多影响大、持械三者之一3-10年妨害公务主观故意,客观阻碍 公务执行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事法律罪行特征量刑职务侵占主观非法占有,客观利用职权,特征数额较大5年以下 徒刑或者拘役(非国有单位)国企人员按贪污罪交通肇事主观过失,客观造成严重后果3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逃逸3-7年逃逸致死7 年以上故意损毁财物主观故意,客观数额较大3年以下徒刑或罚金严重3-7年刑事法律思考: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在执行指令时避免 违法?(如妨害公务、故意损毁财物等)刑事法律刑事诉讼证据(一)概念与特征概念: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 情况的一切事实。特征:1、客观性-非主观臆造2、关联性-证据与事实联系3、合法性-形式、收集、出示与查证刑事法律遇到犯 罪的处置:制止犯罪(职责及能力范围以内)保护现场配合调查刑事法律证据种类特征说明举例物证证明案件的物品和痕迹 ,代表作案事实作案工具、指纹、脚印、血迹等书证书面材料和其他物品,反映作案思想信件、短信、邮件等言词证据能较全面反映案 情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鉴定意见针对专门问题司法鉴定报告刑事法律证据种类特征说明举例勘 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公安机关制作提供现场勘验笔录物体检验笔录尸体检验笔录视听资料电子证据信息证明监控视频 第三节行政法律行政法律知识要点:1、掌握违反治安管理的几种常见行为2、熟悉治安管理处罚的证据行政法律 治安管理处罚法2006年3月1日实施2012年修订,2013年1月1日施行 行政法律常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共介绍四种行政法律违法行为特征说明处罚寻衅滋事结伙斗殴拦截他人 强拿硬要、任意损害财物其他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 以下罚款散布虚假信息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投放危险物品扬言放火等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 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行政法律违法行为特征说明处罚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强行入场燃放烟花爆竹 展示侮辱性条幅围攻工作人员等投掷杂物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妨 害社会管理猥亵他人强买强卖损毁邮件敲诈勒索、损毁财物拘留罚款行政法律治安管理处罚证据查证属实方能定罪行政法 律证据收集原则1、形式合法2、内容客观全面3、方式积极主动4、来源依靠群众5、过程应当保密行政法律思考治安 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八条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行政法律思考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七条?房屋出租人 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 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行政 法律思考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七条?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 码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 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行政法律思考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四条?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 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谢谢敬 请批评指正!保安管理师培训保安管理师培训张雷教学目的了解相关民事法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刑事法律基 础知识了解相关行政法律规定第一节民事法律民事法律知识要点:1、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2、熟悉民事侵权和民事责 任3、掌握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民事法律我国的民事法律体系介绍(1)狭义的民法主要包括: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婚 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知识产权法及上述法律的司法解释(2)广义的民法还包括商法(3)还有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民事法律 民法通则是民事法律体系的统领法。(1)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三十七号公布.共9章,156条。(2)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修订。民事法 律《民法典》指一部完整全面的民法法律,关于物权、债权、民事责任等民法上的重要规定都包含在其中。一般说来在有《民法典》的情况下, 只需要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文就可以处理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了。而《民法通则》只是关于民法适用的一些笼统的概括性的规定,《民法通则》 确立的制度是在民事法律实践中被普遍适用的,但具体到调整每一个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时,还需要依据民法的其他部门法才能胜任。民事法律 一、民事法律行为:主体:公民或法人目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特征:具有法律约束力限定:合法民事行为民事 法律一、民事法律行为:(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1、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2、未满十八周岁,但已满十六周 岁且自食其力的注意:智力、精神正常。民事法律(二)意思表达真实1、出自本心2、不受胁迫、欺诈等(三)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合法、合规的方可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民事法律二、民事侵权与民事责任:(一)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 侵权行为:行为人做出侵害他人合法民事权利的行为。包括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举例:殴打、盗窃、抢劫等。侵权责任:民事主体因实施侵 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法律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1、因违法而担责2、有侵权行为为前提3、形式的多样性:含财 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民事法律(二)侵权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违法行为---行为必须违法2、损害事实----造成人身或财 产损害3、因果关系----行为造成损害后果4、有过错---不管心理只看实际民事法律思考如何避免民事的侵权行 为?民事法律三、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两审终审制—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民事法律第一审程序(1)起 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诉状(2)受理--立案或不予受理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 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 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3)开庭准备--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 3日进行公告民事法律(4)开庭审理: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 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 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民事法律被告人最终陈述、评议和宣 判当庭宣判---5日内送达定期宣判---立即送达民事法律简易程序适用: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 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简单民事案件民事法律第二审程序---上诉程序上诉人上诉或检察院抗诉审查一审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审 判监督程序民事法律区别方面审判监督二审审理对象判决生效判决未生效提起主体法院或检察院上诉人或检察院 提起条件发现错误上诉人无需理由提起期限无期限上诉期或抗诉期适用程序与生效判决相同二审程序能否加刑可加可减上诉 不加刑第二节刑事法律刑事法律知识要点:1、熟悉几种常见的犯罪行为2、了解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刑事法律 刑法1979年7月1日实施1997年修订2015 年11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九)刑事法律刑罚的概念和特点刑罚是由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实施的一种强制 性制裁手段。特点(1)处罚最严厉—最高死刑(2)针对最鲜明--犯罪人(3)适用最局限—人民法院刑事法律 刑罚的目的特殊预防—防止再次犯罪一般预防—惩罚犯罪、教育群众刑事法律主刑类别特点时间管制仅限制人身自由3月-2年,最高3年拘役就近强制劳动1-6月,最高1年有期徒刑限制自由强制劳动6月-15年,最高20年无期徒刑限制终生强制劳动可以减刑或假释死刑死缓可以减刑刑事法律附加刑类别特征罚金上缴国库剥夺政治权利管制的与管制同时执行;其他的从执行完毕或假释时算起没收财产只没收犯罪分子个人财产刑事法律常见犯罪行为共介绍六种保安管理师培训保安管理师培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