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注意!疱疹性咽峡炎来了!

 板桥胡同37号 2019-05-23

“六一”前后是高发期!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 传染性

  • 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 主要侵犯1~7岁小儿。

✎ 病程

  • 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 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 临床症状

  •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 小婴儿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特点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① 潜伏期

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② 前驱期

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③ 水疱期

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④ 溃疡期

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⑤ 全身和咽部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

个别患儿(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症状严重,发病期间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还有几种感染性疾病

也会出现疱疹

容易与疱疹性咽峡炎混淆

比如手足口病、麻疹、水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