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五一黄金小长假天气甚好,各大景区正应了那句成语“游人如织”,四月五月,各种花卉从南到北相继开放,北京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也于五一前开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游览。其实,美景无处不在,不必舍近取远,前几日,药师路过竹博园西侧的机场路,就在路边发现了一处面积约有50亩,可以免费观赏的芍药园,一大片的粉红色的芍药花正在尽情绽放。今天,药师就带你聊一聊——芍药。 【芍药园】 芍药,既是一种观赏花卉,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从其名称中即可得知其最初的用途是入药。芍药是是毛茛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被誉为“花仙”和“花相”,并且被列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在红楼梦中,芍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芍药和牡丹是近亲,同科同属,生长习性也非常相似,从花型上看两则非常相像,古人评花:牡丹第一,芍药第二,牡丹为花之帝王,芍药为花之宰相。很多人无法分清牡丹和芍药,其实两者有一个明显的区别点就是:牡丹是木质茎,冬季叶落后地上部分会留下木质的枝干,而芍药是草质茎,入冬后地上部分枯萎,春季从地下抽出新的枝叶。另外,从栽培的难度上来说,牡丹比芍药更娇贵一些,牡丹既喜光又怕曝晒怕热,芍药耐热耐旱性相比牡丹要强。 【牡丹】 【芍药】 芍药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之一。如今已分为观赏品和药用品种,观赏芍药为重瓣,花色更为丰富,花型和观赏牡丹区别不大。药用芍药品种花瓣层数少或为单瓣,以确保根部保留更多的药品成分,花色主要是粉红和白色。芍药的叶片为二回三出羽状复叶,春季茎叶刚从土中抽出时呈紫红色,后转绿,4-5月开花。 【药用品种】 【观赏品种】 芍药以根入药,分为赤芍和白芍两个药用品种,虽然赤芍和白芍在植物学来源上属于同一种植物,但其药用效果却是不同的,白芍属于补血药,赤芍属于清热凉血药。传统认为,白花芍药为白芍,红花为赤芍,但更主要的区别是因为来源、产地和加工方式不同。白芍为栽培品,为芍药及变种毛果芍药的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加工时去皮并用沸水煮制晒干,质地紧密,药材颜色淡白色或夹杂淡红,其中杭白芍是浙江的浙八味道地药材之一;赤芍来源多为野生品,为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主要产自北方和四川,加工时直接生品晒干,质地较松,药材颜色偏红褐。 【白芍】 芍药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品种,入药记载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并未区别白芍赤芍,梁代以后中开始分白芍和赤芍,并逐渐形成了“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的经验总结。 【白芍】 白芍,性味甘、酸,微寒,归肝、脾、心经。主要功效:补血、平抑肝阳、缓急止痛、止汗。主治:血虚,为临床治疗血虚心肝失养的常用品,肝阳上亢所致眩晕,胁肋、脘腹、四肢拘急疼痛,虚汗症。 赤芍,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经。主要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痛。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及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淤血症等。 文字:王贵法 来源:安吉县中医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