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华(1914-1999),江苏南通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40年于国立艺专国画系毕业并留校任教,解放后先后在天津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高冠华是潘天寿先生的入室弟子,是一位造诣深厚、功底扎实、修养全面、诗书画兼长、风格独特、颇具创意的花鸟画大师,作品将诗、书、画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的画,不论一花一鸟,一草一木,都赋予绚丽的色彩、新异的构图,书寓诗情,神态栩栩,既有传统,又有新意,既有潘老的风骨,又有自家面目,可谓别具一格,独树一帜。高冠华曾三度应邀赴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受到日本政府和艺术界的热情欢迎及高度评价。他先后被聘为中国画研究院终身导师、中华名人协会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社社长、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1992年获日本第一届“国际书画最高荣誉奖”,1992年获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教授奖,1995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辞典》。

高冠华在写意花鸟画中默默耕耘几十年,形成了独具的绘画特色:一是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他长于诗词,故非常重视花鸟画的抒情性,通过花鸟画的艺术造型,甚至必要的变形夸张,对聚散、疏密、黑白、浓淡的安排,精心构想,小中见大,藏而益露,在幅幅不同的构境中,表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怀和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二是章法多变,无一重复。同一题材他可以画出许多不同的构图,而每张面貌却不相同,他擅长将大小、轻重、疏密、虚实的反差拉大,于开张中含内斂,使画面独得天趣。三是色彩浓厚,墨不碍色。高冠华受西画的影响,将写意画家喜欢用的原色改为中间色,在各种色彩的复合中,追求色相的丰富和谐,在色彩上做到淡而能深沉,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淡色惟求清逸,重彩惟求古厚,为写意花鸟画的色彩运用开拓了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