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玉良: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名老生

 明日大雪飘 2019-05-23

1985年10月30日,著名的老生演员纪玉良因脑血栓造成半身不遂的消息不胫而走,同情和叹息之余,人们不禁回忆起他年轻时时代的往事,纪玉良和京戏的缘份不浅。第一,不是科班出身的他,步入京剧界,并成为一名著名的当家老生,是因为爱京戏的缘故。第二,他和妻子许美玲的结合,也还是因为爱京戏的缘故。

出身于北京的一个平头百姓人家的纪玉良原名纪英甫,因受环境影响,11岁就迷上了京剧。邻居是唱戏的,成为他第一个戏曲启蒙老师。北京街市的商店门口常有“话匣子”(手摇唱机)播放当时最走红的京剧名伶梅兰芳、马连良的唱片。纪玉良驻足凝神聆听,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马派名剧《甘露寺》《借东风》中的唱段,整日里如痴如醉,成了小票友。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时,他刚从中学毕业在铁路上当列车员。那时,他玩票唱戏已颇有名声,第一次粉墨登场唱的就是非同寻常的传统名剧《珠帘寨》。他的戏瘾越来越大,于是辞职后'下海'从艺,正式拜师马四立、王荣山、瑞德宝、钱宝森等名家深造,同时便在北京搭班唱戏,演出开锣戏谋生。他的嗓音又冲又亮,引起梨园界的重视。

19岁那年,纪玉良终于拜在马连良的堂弟马四立的门下,
下海当了京剧演员。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戏班里的饭可不好吃,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演员,尤其难上加难,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非得有好多好多的戏的底子,按戏班的话就是:“肚子里要宽。” 为此,纪玉良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但学马派戏,就是高派戏《斩黄袍》、言派戏《贺后骂殿》,他都默默地记在心里,“闲时学,忙时用。” 是纪玉良常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他的勤奋好学,又加上他五官端正的好扮相和高低不挡的好嗓子,在北京、天津一带,纪玉良的名字很快为观众所熟悉了。当时北京京剧舞台上的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张君秋都相继约他演出。

这时,就在上海这座城市里,也有一位和他痴迷马派艺术一样痴迷梅派艺术的上海姑娘,她的名字叫许美玲,清秀俊俏的脸庞,透着一股聪明和执着。
1944年的一天,她为了寻求京剧表演的真谛,不远千里来到北京,要向博大精深的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求教。
许美玲一下火车,刚巧听到张君秋要演《四郎探母》的消息,那时的张君秋还是梅兰芳的学生,一睹张君秋的风采也是许美玲的夙愿。于是她顾不上旅途的辛苦,立即赶到华乐戏院去看戏。那天和张君秋配演杨四郎的,正是在京剧舞台上日臻成熟的青年老生纪玉良。来捧张君秋的观众自然不少,为纪玉良叫好的声音比起张君秋,居然还胜一筹,特别是这位须生的扮相、台风更让许美玲难以忘怀。完了戏,许美玲到后台去拜访张君秋,顺便也结识了纪玉良。两个爱戏的人,两颗年轻的心,谈起各自酷爱的京剧艺术,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一南一北这两个爱戏的人,终于由于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不久便结为伉俪。事后张君秋和纪玉良开玩笑说:“许美玲是来看我的,怎么被你给看去了。”
转眼这一段艺术佳话已过去了半个世纪。

1995年为祝贺纪玉良和许美玲的五十周年金婚,他们所在的江宁大楼居委会特意在梅龙镇酒家为这对夫妻开了个庆贺会。病中的纪玉良虽然是由许美玲搀扶着进来的,可看他的脸上、身上,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慈祥和蔼地向大家微笑着,哪里看得出一丝愁苦和烦恼?许美玲更是满春面风,满心欢喜。是啊,自打纪玉良生病以来,许美玲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花费了多少心血,才让自己的丈夫能享受到常人一样的愉快生活!

这一对恩爱的夫妻,几十年来,心心相印,形影相随。纪玉良爱许美玲,为了让半路下海的爱妻能够有不低于专业京剧演员的演出水平,给她请遍了上海滩最好的京剧名家,赵桐珊、方传芸、魏莲芳、杨畹农、曹和雯、还有吊嗓的老师、打把子的老师……为了让许美玲有更多的演出实践,纪玉良不惜变卖自己心爱的私房行头,为许美玲添置了她需要的戏装。许美玲呢,为了保证纪玉良的演出,从不让他分心,她好像天生是个持家能手,演戏之余,精心安排生活开支,培养一双儿女,把一个家安排的井井有条。闲暇的时候,夫妻俩逛逛花园,赏赏牡丹,花前月下,说不完的柔言细语。这倒不是瞎说,儿女们还真没有见过父母亲脸红脖子粗地吵过架呢!纪玉良的突然中风对这一对深深相爱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我现在的一切都靠许美玲啊!”说这话的纪玉良深情地看着比自己小七岁的爱妻。从他的眼神中我由衷地感受到许美玲对纪玉良的照顾,不仅是责任,更多一份爱心,不仅是任务,更多一份感情。

纪玉良说许美玲是:“披星戴月照料我。” 这句话一点也不错,为了丈夫早日康复,她起早贪黑,二十四小时进行护理,穿衣、刷牙、洗脸、洗澡……事必躬亲。有时在外面教学生,到吃饭时间了,学生要留她吃饭也不行,心中放不下纪玉良啊!纪玉良活动少,怕冷,从头上的帽子到身上的毛衣,都是许美玲亲自编织的,纪玉良不能经常到室外去走动,许美玲给他营造了一个家中的花园,客厅里有一盆盆水仙,凉台上有月季、吊兰,走廊里还有我叫不出名的盆花,对于一个担负着整个家庭重担的,不时有学生登门求教的七十开外的许美玲,

她没有被生活累倒,没有被不幸压垮,除了她对生活的执着,还有对爱的执着,不管自己多辛苦,只想让所爱的人多一份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