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真游泳的猫。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关注小编,一起来欣赏不出名却写得很精彩的6副对联,不比千古绝对逊色,赶紧记下来。 第1副对联: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这是一副谐音双关联,利用同音的字让一句话包含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构思巧妙,一语双关,令人回味悠长。庄子,既代表了眼前的庄园,又暗指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周;汉书,字面意思是一个大汉写的,又暗指了史学著作《汉书》,因为有班固《汉书》与范晔《后汉书》之分,所以问哪个汉书,不论从哪种意义上解读,都是十分贴切的。 第2副对联:笑指深 林,一犬低眠竹下;闲看邃户,孤木独立门中。 这是一副拆字对,也就是把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开,使它成为另外几个字。上联把笑字拆开,拆成竹字头和犬。下联则是把闲字拆开,成为木和门字。这副对联从内容意境上说,没有什么价值,但是从文字游戏的角度而言,却是非常精妙的,丝毫不比千古绝对逊色。 第3副对联:端阳才过,又遇九月九之重阳;元夕未临,莫望七月七之巧夕。 这是一个叠文对联,也可以说是一副传统节日对联。端阳,也就是端午节,习俗吃粽子等。重阳节,习俗登高望远等。元夕,也就是元宵节,习俗吃元宵、猜灯谜等。七夕节,习俗乞巧等,如今演变成为“中国情人节”。上联有两个“阳”字,两个“九”字,而下联有两个“夕”字,两个“七”字,可以说针锋相对,旗鼓相当。 第4副对联:泾渭同流,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炎凉异态,夏则饮水,冬则饮汤。 这副对联可以说非常的文雅了。上联用的是屈原和楚辞的典故。在《楚辞》中记载了屈原遇到一个渔父,渔父劝屈原早点退隐,见屈原不听劝告,于是唱着歌而离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而下联用的是《孟子》的典故,出自《孟子·告子》:“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可以说用典故对典故,十分贴切。 当然,这个对联最厉害的地方,还是意境上值得我们深思。上下联说的都是一种人生态度,是那种道家的“和光同尘”的思想,也就是随遇而安,不因为世态炎凉而让自己怨气冲天,而是自己好好调整状态,改变心态去适应这个世界和环境,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启发,真是堪称千古绝对了。 第5副对联:重瞳项羽重瞳舜;九尺曹交九尺汤。 这副对联也是上下联用典。上联出自司马迁《史记》的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说的是项羽和舜一样都是眼睛里有两个瞳孔的异人,理应成就一番大事。 下联典故出自《孟子·告子下》:“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曹交询问孟子:“我听说周文王身高十尺,商汤高九尺,而我曹交也是九尺四寸,却完全没有文王和商汤的美名,却只会吃白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 上联可以说带点神话色彩,奇人必有异事,而下联则带点反讽的色彩,有异事未必能成为奇人,令人会心一笑,启发良多。 第6副对联: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 据说古人戴大宾前去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其他的考生看到这个人年纪很轻,都有点轻视戴大宾,于是开玩笑问他:“小朋友你还这么小就想着当官了啊,那么你想要当什么官呢?” 戴大宾知道这些人在取笑自己,却是直接回答说:“我要做阁老!” 其他考生立刻就笑了,还出了个上联:“未老思阁老。”意思是你小小年纪好高骛远,令人发笑。 而戴大宾不慌不忙,对了个下联:“无才做秀才。”意思是你们这些人年纪不小,却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秀才。 听到这个下联,其他考生都是面红耳赤,本来想奚落下戴大宾,没想到反而被他取笑了。可是又不得不佩服戴大宾的才华,只好低着头离开了。 后来戴大宾高中探花,担任翰林院编修,可谓是风光一时。而他的这副对联,在千百年后读来更显得妙趣横生,令人惊叹。 朋友们,你们自己有创作过比较得意的对联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构思巧妙的对联呢?欢迎留言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