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卒:大人,咱们扛着木头跑的过骑兵吗?回道:跑不过但打得过

 好了明理 2019-05-23

五代初期,公元917年,离被契丹围困了二百多天的幽州(北京)城二百多里的易州(河北易县),李嗣源、阎宝以及李存审(原名符存审)接到晋王李存勖的命令,救援幽州,救援还在坚持的老将周德威。

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此时也因跟随李嗣源一同来到易州,也参加了作战会议,但没有出声,虽然日后他和他的养父李嗣源一样都坐上了皇位,当上了皇帝,可在此时他是没有资格说话的。

因为此战太过重大,一旦在此战中救下契丹围困的幽州,不仅仅是一座城的问题,而是将从后梁手中夺来,倚为屏蔽的河朔三镇之中的门户。河朔三镇不仅地理位置关键,而且是北方主要的粮食产区,经济富饶,人口众多。可作为基地日后随时和大本营太原举兵南进,双管齐下攻取后梁国都大梁,更为重要的是在日益强大的契丹一族面前稳稳当当的站稳了。所以,晋王李存勖不惜和后梁开战的同时,抽调了七万大军,定要助周德威稳住幽州。

步卒:大人,咱们扛着木头跑的过骑兵吗?回道:跑不过但打得过

可事实就是事实,李存审提出了他的担忧。

'虏众吾寡,虏多骑,吾多步,若平原相遇,虏以万骑蹂吾陈,吾无遗类矣。'

李存审在正史之中评价是很高的,“多智算。为将有机略,大小百余战,未尝败衄,与周德威齐名”。在周德威父子战死之后,李存审全权接替了周德威的职务和辖地。因此他根据前方传来的战报(契丹兵有百万,牛羊百万,一旦扎营下来,满眼一望无际的是帐篷上舞动着牛羊皮的毛发)和以往契丹骑兵的表现,做出了如上的判断,很是中肯的。

李嗣源听出了李存审言语之中内含的隐忧,那就是救援途中一定会和警戒在外围的契丹族骑兵发生遭遇战,作为步卒为主要战力的他们,损伤会极大,或许根本无法到达幽州城下,解幽州之围,但他还是比较乐观的。

“虏无辎重,吾行必载粮食自随,若平原相遇,虏抄吾粮,吾不战自溃矣。不若自山中潜行趣幽州,与城中合势。”

说完这些,李嗣源略微考虑了一下,又加上了一句。“若中道遇虏,则据险拒之。”

李嗣源在晋王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之父)手下效力时,曾以五百士卒冲击朱温数万大军,全身而退。被李克用大加称赞,特取一绰号“李横冲”,手下五百兵将为“横冲都”。他本人也有一段名言流传于世,“公辈以口击贼,吾以手击贼!”。

步卒:大人,咱们扛着木头跑的过骑兵吗?回道:跑不过但打得过

几人商定好基本策略后,出易州向幽州进发。易县在幽州西南,两地相距二百多里。从八月十七日到二十三日,共计6天的时间,到达了幽州外围良乡(北京房山区)。此时虽然已经过了三伏天,但气温仍旧很高,能够每日30多里的行军速度,来到了幽州西南的良乡,也算是急行军了。良乡离幽州只有65里的距离,刚到此处不久,收到了幽州城老将周德威的战报。

“契丹三十万,马牛不知其数,近日所食羊马过半,安巴坚(耶律阿保机)责让卢文进,深悔其来。契丹胜兵散布射猎,安巴坚帐前不满万人,宜夜出奇兵,掩其不备。”

其中有一条细节,周德威没有说出来。原本契丹和匈奴、鲜卑以及突厥的行事风格相差不大,基本只是杀人放火,攻城劫掠边地财物和人口。但是这次发动如此大的规模军队进行攻城大战,并且将幽州围困了两百多天,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原新州刺史卢文进的叛国,进而煽动阿保机围城想拿下河朔三镇的门户,从而作为占据物产丰富且进入乱局的中原的翘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也为了证明他卢文进的价值,他将中原长期进行作战催生出的多种攻城设备和方法,悉数传授给了契丹一族,造”飞梯、冲车之类,毕陈于城下。凿地道,起土山,四面攻城”。使得一向以骑射为主的契丹陡然身兼两家之长,致使在之后的近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是战火不断,直到“澶渊之盟”签订之后,才算有了较为安定的局面。

也因为如此,周德威在幽州城内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周德威就是在这种情景之下,还是将契丹的概况遣人送到了李嗣源和李存审手中,当他们沿着山涧前行了仅仅五里,就明白了周德威被困在其中且一直在坚守的艰辛和忠贞。(但周德威的忠贞却也将他害死。)

接到周德威的战报之后,经李嗣源和李存审商议,决定分成两部,依次前行。一部由李嗣源和李从珂两父子率领三千人先行,作为探路先锋。剩余的归拢到一起,全部由李存审和阎宝带领。

步卒:大人,咱们扛着木头跑的过骑兵吗?回道:跑不过但打得过

刚出良乡五里,作为先锋的李嗣源父子迎头撞上契丹散放在外围的小股骑兵。要知道,此时离契丹的攻击目标足有六十里,虽然散放外围警戒是常见做法,可一般都是三十里,再远就是斥候了。可见契丹为了能够安心打下幽州,所做的准备何其充足。

李嗣源李从珂父子在此见到契丹的骑兵,微微迟疑了一下,便领军迎了上去,准备接战。谁知,契丹的这股骑兵小队,根本没有应战的想法,迅速后撤。李嗣源父子立刻尾随上去,为了避免中了埋伏,转换了阵型,张开左右两翼,成川字形继续追击。

双方如同心有灵犀一般,也不做无谓的口舌之争,仅是齐头并进,只是在地势平坦的山谷口交战一番,见无法阻挡李嗣源的攻势立刻掉头后撤,沿着山势继续赶路,直到下个谷口,再次围上来缠斗一番,不敌则退。如此重复往返多次。

李嗣源明白这股骑兵并非是契丹的嫡系,战斗力要低上一个层次,很有可能是其他种族,甚至里面有北迁的汉人后裔,而且接到的命令也不是死战到底的命令。只是迟滞李嗣源等援军的进军速度,评估其战力,便于前部做出决策,看来大战还在后面。情况后传与李存审。

李存审得知前军传来的消息之后,立即开始着手调整部众。催促部队加快行军速度,贴紧前军,并做好大战准备。

终于,未过多长时间,前方再次传来消息。

出山路口被一万契丹军堵住。

邢州节度使,先锋李嗣源率数百人冲入敌阵,诈言堵截的契丹军,“汝无故犯我疆埸,晋王命我将百万众直抵西楼,灭汝族族!”

李存审闻讯,急速驱使部众奔赴山口。

谁知,刚到山口,正逢李嗣源手提一颗首级,奔返阵中。

步卒:大人,咱们扛着木头跑的过骑兵吗?回道:跑不过但打得过

李存审即刻命令部众,趁势掩杀,契丹大败退回。

也就在此时,李存审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凡军中士卒,数人一组,砍草、伐树。然后,相互间进行配合,按尺寸大小部位制作鹿角,而后拆解开来,每人必须携带一根木质部位。

次日,李存审又下达一条命令。

挺进幽州。

事实上,周德威的战报内容是有个小出入的。周德威虽然打探到了阿保机的大帐就在围城的契丹军营之中,但是阿保机本人却是不在军营之中的。也早在六月初的时候返回了草原。周德威看到的只不过是一座空账。

也就是说,不能击其一点,溃败全部。夜袭阿保机大帐的效果是达不到预期的。

“《辽史·太祖纪》:四月,围幽州,不克。六月乙巳,望城中有气如烟火状,上曰:“未可攻也。”以大暑霖潦,班师,留卢国用守之。是契丹主已于六月退师矣。”

而更为麻烦的是,李嗣源和李存审需要直面河北平原上契丹的骑兵全面冲击,而且是数倍于他们的三十万契丹骑兵。

也就是七万步骑对三十万契丹骑兵。

不过,事情并未到丝毫回旋的余地都没有的地步,他们只需接近或者靠近幽州城,“与城中合势”,才有机会获胜。

这段距离说不远也不远,说不近也不近。

他们只能硬抗到幽州城下。

在李嗣源的一声喝令之下,肩扛各种木板和木桩的七万士卒向前进发。

没有走出多远,意料之中的契丹骑兵蜂拥而至。

伴随着,一声声狼吼怪啸,如同平原上涌现一团黑云,快速的接近。

又一声喝令从李存审口中发出,一座座的鹿角或拒马,迅速成型,而后又层层叠压形成木栅寨,将步骑包裹在其中。

两军开始对射。

漫天箭雨,遮天蔽日。

箭如雨下。

步卒:大人,咱们扛着木头跑的过骑兵吗?回道:跑不过但打得过

“契丹骑环寨而过,寨中发万弩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马死伤塞路。”

虽说契丹得到中原的各种技术的熏陶,箭强刀利,但契丹弓弩和蒙古一样,比较短小。也就是说射程相对于中原的弓弩要近上一些,他们必须靠近一点才能达到杀伤的目的。

契丹军见讨不到好处,便率余部回撤。

李存审和李嗣源同时下令,所有持柴草的士卒,出寨,前列。

而后再次调整阵型。

所有骑兵集中为第二梯队,步卒紧随其后。

继续挺近幽州城。

刚能看到幽州城时,命令士卒点燃柴草,继续前行。骑兵和步卒停止前进。

一时间,烟雾弥漫。

契丹无从判断阵型和士卒多寡以及有效攻击距离。

步卒:大人,咱们扛着木头跑的过骑兵吗?回道:跑不过但打得过

李嗣源“鼓噪合战”,周德威趁势率兵出城助战,契丹“席卷其众自北山去。”

“契丹大败,委弃毳幕、毡庐、弓矢、羊马不可胜纪,进军追讨,俘斩万计。”

李嗣源父子,李存审及阎宝不辱使命,大获全胜。

”嗣源等入幽州,周德威见之,握手流涕。”

自从赵武灵王开展“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骑兵作为一种强悍的兵种,在中原大地上就没有再消失过。它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使得战争呈现出了多样化,复杂化,甚至艺术化。在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更是将这一兵种凝练成了一支“肉质坦克”,将骑兵的移动速度快捷,阵型千变万化,生物冲击力强大等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它参与了也影响了中国跌宕起伏的三千年历史。

步卒:大人,咱们扛着木头跑的过骑兵吗?回道:跑不过但打得过

《读史方舆纪要》:“五代梁贞明三年,契丹围幽州,晋王存勖遣李嗣源等趣救,至易州,以步多骑少,不利平原,乃自易州北逾大房岭,循涧而东。距幽州六十里,与契丹遇,契丹却,晋兵翼而随之。契丹行山上,晋兵行涧中,每至谷口,契丹辄邀之。嗣源等力战,败契丹兵于山口,乃得出至幽州。”

《新五代史》:“十四年,契丹寇新州,遂寇幽州,李嗣源击走之。”

《旧五代史》:“十四年,九月,班师,帝授存审检校太傅,嗣源检校太保,阎宝加同平章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