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能治耳聋,还是能治耳鸣? 能治哪种类型的耳聋耳鸣? 哪几个穴位非常重要?如何针刺? 这是困扰很多耳聋耳鸣患者的问题,到底该如何治疗呢? 耳聋、耳鸣不是一回事。 首先,来说说耳聋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 耳聋的病因复杂,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按病变部位及性质耳聋可分为四类:即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和中枢性聋。 针灸的主要适应类型是后天因素的感音神经性聋。但在这一类型中也要细分。 临床较为常见,针灸可治。由各种急性传染病、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导致听神经损伤。这种类型针灸的治疗原则,或者说所有治疗方法的原则,均是尽早治疗,患者急性起病,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尽量针灸,减少听神经损伤,并且急性期多配合清热解毒中药口服。 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只有一条病候以耳聋为主,即三焦手少阳之脉,“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嗌肿,喉痹代表着颌下淋巴的肿痛,耳聋,浑浑焞焞代表着伴随粗大而遥远的声音,这是实证的表现,符合外感之因。 所以,古人也告诉我们,针灸治聋,此类急性起病的,外感之因的聋,是主要的治疗对象。所以,越早治效果越好,一般认为48小时以内是最佳时间,7天内可治期,7天后损伤完了,神经细胞不能再生,效果就没了。切切! 这个原因,以前多见,或者在医疗不发达地区多见。这种原因对神经的损伤,更是不可逆的,因此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效果更差。 针灸可治。多因血管硬化、骨质增生,使供血不足,发生退行病变,导致听力减退。这种类型起病缓慢,听力也是逐渐下降,因此在中早期,及时治疗还是效果不错的,但除了针对耳部治疗外,还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管斑块等基础病,进行整体治疗,所以治疗周期较长。 颅脑外伤及颞骨骨折损伤内耳结构,导致内耳出血,或因强烈震荡引起内耳损伤,均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有时伴耳鸣、眩晕。轻者可以恢复。耳部手术误伤内耳结构也可导致耳聋。这个不属于针灸治疗的范畴。 是一种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多认为急性内耳微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 针灸可治,但也是要及时治疗。 系由于突然发生的强大压力波和强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器急性损伤。鼓膜和耳蜗是听器最易受损伤的部位。当人员暴露于90dB以上噪声,即可发生耳蜗损伤,若强度超过120dB以上,则可引起永久性聋。这个不属于针灸治疗范畴。 是由于长期遭受85dB以上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纯音测听表现为4000Hz谷形切迹或高频衰减型。针灸可治。 此外,还有听神经病、自身免疫病等原因,针灸可效果不佳。 再说说耳鸣 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在临床上它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听神经瘤)。 说白了,耳鸣是一个自觉症状,可以有很多疾病引起,例如病毒性的听神经损伤会造成遗留症状耳鸣,一旦神经损伤就很难恢复了,急性期之后治疗效果就不太明显了。 再例如血管痉挛引起的耳鸣,可以有受凉、情绪激动或颈肩的肌肉紧张,造成耳部供血的短时缺血障碍。这种情况的耳鸣大多声音比较响亮,如风声轰轰声,如果及时改善了血管痉挛,症状会有所缓解。因为,我们的耳蜗的听神经细胞,呈螺旋状单层排列,为了给细胞供氧,又不希望听到血流的声音,此处的血管非常小,甚至只允许一个红细胞通过,所以当大血管收缩或受到挤压的时候,可能只有10%的程度,但对于最微小的血管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 但同时,此类耳鸣,最是可逆,也是针灸治疗效果最好的类型,甚至有的时候,一针下去,解决了血管的挤压,症状即刻减轻。 还有一种老年性的耳鸣是逐渐起病跟而血管的紧张程度和血管壁的弹性相关。换句话说这类的耳鸣大多是逐渐的,因为年纪大了而出现的当然还有一些中年人因为血液过度粘稠而造成血管的堵塞而出现的。 耳鸣引起的原因很多,需要我们辩证仔细分析,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时耳鸣由于听神经损伤的程度相关,所以有一些耳鸣是无法根本治愈的,第三耳鸣是一个自觉症状,往往跟情绪又有相关性,当情绪过激或焦虑状态的时候,耳鸣也会加重诸多因素,造成耳鸣,治疗起来难度很大,不能仅仅通过一个方法就确定是否有效。一些所谓的食疗方就能够治疗耳鸣,我觉得也是个扯。 针灸治耳聋,找准类型,尽早治疗效果好。针灸治耳鸣,效果多肯定,但也分病程、分原因,并与心理因素相关。 那么,具体的针灸方案是什么呢,怎么针刺才能有效呢?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方法。 就是对身体的整体情况,辨证施治。如血虚、血瘀、气滞、痰瘀、阴虚等多种类型,结合基础病。这种方案,起效慢,周期长,很难预测疗效。 那怎么办呢?我的经验是,先用第二类方法,即局部选穴治疗,并连续治疗三次,如果完全无效,则不需要再治,如果有变化,哪怕只是轻微的变化,再根据变化情况制定疗程方案,进行整体治疗的配合。甚至是针药结合。 准确的说,在耳周选穴针刺,沿外耳道外,把针深深地扎到耳蜗周围,扩张血管,给耳蜗充分的氧供应,挽救那些没有被各种病因杀死的细胞,从而挽救部分功能。而且,从解剖上看,仅有五个位置,可以把针扎到位,使针感放射至耳内,甚至出现流水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