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医疗领域面临的主要难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医疗服务失衡,而慢性病的长期性、难治愈性也为慢性病管理增加了难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被越多的公认为是解决慢性病管理的“枢纽”,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摸索慢性病管理的创新模式,近期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优秀经验: 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精细化完善运作 通过1(基本薪酬)+N(承担签约服务、教学科研等业务报酬)的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改革,绩效突破,解决大锅饭问题。 配套制度,将优秀的全科医务人员留在基层,并激活其服务动力。 一方面是满足患者慢性病用药需求,基层用药突破基本药物制度限制、扩大药品可及性,对签约且病情在稳定期的慢病病人给予1-2个月的药品长处方,提供处方外配服务。 另一方面是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帮助预约三级医院门诊,优先转诊、建床,并提供老年护理、看护服务。 还会提供“1对1”的健康管理服务,真正实现以家庭医生为核心,预防、治疗融为一体的主动、连续性慢性病管理。 一方面,维持对社区医疗机构进行总额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对于长处方服务给予预算总量的增加(额外支付); 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月医保支付10元签约服务费也不纳入总额预算。 委托卫生局对社区医疗机构及家庭医生服务进行“五率一比”等指标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医保基金结算金额进行挂钩。 效果: 截至2016年,签约居民就诊下沉社区初见效果,签约患者社区就诊率(67.63%)高于非签约患者(54.51%)。 二是医疗费用控制略见成效,签约居民每年的医保费用始终低于非签约居民。 三是签约居民认同慢病管理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签约居民。 四是满意度不断提高,目前续约意愿达到九成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