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排瘀疗法里面58穴位的注意事项
2019-05-23 | 阅:  转:  |  分享 
  
对于排瘀疗法58个穴位的一些注意事项

1号(头痛穴)17号(视力穴)20(视力穴)18号(唾腺穴)4号(感冒穴)32号(支气管穴)5号(心绞痛)穴2号(胃穴)3号(根穴)9号(癫痫穴)7号(肩臂痛穴)30号(急性积食穴)8号(肾肝穴)6号(高血压穴)的位置,绝对不可随意换位。另外,只有打通了这些部位流向其穴位的血液通道,才能快速地恢复其原有的功能。

其它的穴位,从人体结构的角度和人体运动时肌肉移动的解剖学的角度上看,是容易堆积瘀血的部位。完全明了其原理后,才能确保稍加换位,也不至于产生什么副作用。

遇到肌肉缩掣的症状时,对疼痛的部位也可以直接排瘀施治,但这不过是临时性的疗法。如要达到痊愈的治疗效果,先要对2号(胃穴)与3号(根穴)排瘀,看到排瘀状况良好,再对6号(高血压穴)8号(肾肝穴)、是恢复五脏六腑功能的穴位。所以,首先要对这几个穴位实施治疗,待出瘀状况良好时,再对患病部位进行排瘀治疗,这样,才能预防因体力低下导致的贫血、浑身酸痛等症状的发生,顺利地完成治疗。所谓排瘀,就好象清除下水管里的堵塞物一样。当把人的心脏看成一座水库,则血管就是水道。排瘀的过程,就是疏通水道的过程。之所以先对2号(胃穴)、3号(根穴)排瘀的原因是,再好的排瘀疗法,如果没有充沛的体力后盾是不行的。2号(胃穴)、3号(根穴)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树根,只有根部在源源不断的吸取营养,才能枝繁叶茂。所以再虚弱的人,一旦排除了这些部位的瘀血,就不会感到体力不支,那就说明胃和肠道的功能得到了恢复。

需要长期排瘀时,常吃些提高人体造血功能的食物:

蜂蜜

竹盐

鯷鱼干

葡萄汁

献花(0)
+1
(本文系古法应象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