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不产狮子,为何古代就有石狮子守门?你仔细看看它的长相吧!

 信步时空 2019-05-23

在中国的一些比较大型的建筑门口,经常会见到两只石狮子守门,这可是从古代时候就流传下来的,直到现在也有不少饭店会沿用。但奇怪的是,狮子并不是中国的动物,那么古代为什么会出现用石狮子守门的情况呢?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或许会知道其中的奥秘。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石狮子,它的外形和真实的狮子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也就是说,我国的石狮子其实原型并不是我们见到的动物狮子,而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它叫格里芬。格里芬有三种造型,鹿形、狮形和鹰形。鹿形就是以鹿角为特色,而狮形则是占有翅膀的狮子状,鹰形就主要是鹰头。

后来这种动物在古希腊神话当中,就被说成是狮鹫,在很多标志上我们都能看到,一般东方都是以鹿形和狮形为主,这一点其实也能看出,最早中西方文化是有交流的。我国最早出现的格里芬形象,应该就是商周的青铜器上,后来在河北战国遗址当中,又出现了一对金银双翼神兽,也算是格里芬的一种变形,而这个形象被很多研究者定为中国最早的狮像。

从汉朝通西域之后,中原地区开始认识到狮子这种动物,但是也并没有人曾经将这种动物进献到中原来,一直到东汉时期,有月氏国进献。如果从历代正史当中调查的话会发现,历史上曾经有过二十多次进贡狮子的记录,就在清朝康熙年间,也曾有葡萄牙人带着狮子来觐见,而康熙还曾带着狮子下江南。

因为我们中国这边不产狮子,进贡来的那些又都被锁在深宫里,所以老百姓们对狮子的形象其实并不了解。而石狮子则是起源于东汉时期,大家开始用这种形象来镇守陵墓,不过这个时候的石狮子已经和格里芬的形象有些不同了,毕竟在中国,龙才是上古神兽,所以在最初的石狮子身上还能看到龙的影子,也就是弯曲的身材,只是保留了格里芬的翅膀。

后来因为这种张开的翅膀不仅废料同时也易损坏,所以最终翅膀被直接刻在了狮身肋骨上,再到后来人们认为,龙本来就会飞,所以不需要再另外加翅膀。慢慢的石狮子身上的翅膀就这么渐渐退化下去,成为了狮子身上的卷毛,也就逐渐呈现出我们现在看到的石狮子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