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植保 蚜虫也称“腻虫”,繁殖快,条件适宜时4-5天便完成一个世代。防治的难点在于虫体小,早期不易被发现,并且对不少药剂产生抗药性。危害果树蔬菜的蚜虫有很多,主要有桃蚜(也称烟蚜)、萝卜蚜、瓜蚜(也称棉蚜)、甘蓝蚜、豆蚜(也称花生蚜、苜蓿蚜)。蚜虫以成蚜、若蚜刺吸寄主汁液,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受害严重可使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枯萎死亡。同时又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危害较大,生产中应加以重视,主要措施有: 防治蚜虫的特效药,打上立即停止危害,1天死虫,持效可达20天 1、物理防治 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习性,间隔铺设或悬挂银灰色薄膜条趋避蚜虫,此法多用于苗床防蚜。也可用尼龙网纱覆盖育苗。 利用蚜虫对橘黄色有正趋性的习性,选用橘黄色板条,涂上黏油(10号机油掺适量黄油),板条高度与植株高度相同,诱杀有翅蚜虫,当表面粘满蚜虫时,需及时再涂黏油。此法多用于保护设施内生产绿色蔬菜使用。 防治蚜虫的特效药,打上立即停止危害,1天死虫,持效可达20天 2、化学防治 清除田边杂草和邻田受蚜害的残老作物,减少入侵虫源。 农药防治:60%吡蚜·呋虫胺 本品是由三嗪酮类的吡蚜酮和第三代新烟碱类的“呋喃烟碱”呋虫胺科学复配而成的、针对抗性害虫治理的一款药剂。 吡蚜酮具有独特的口针阻塞效应,害虫一经取食迅速停止取食为害,饥饿致死; 呋虫胺通过作用于昆虫神经传递系统,影响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并广泛分布于作物体内。 产品具有触杀、胃毒及良好的内吸传导活性,茎叶喷雾后对新长出的枝叶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治持效期长,低毒低残留,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适用于无公害粮食作物。 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烟叶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及其抗性品系,同时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甲虫目和总翅目害虫高效,并对蜚蠊、白蚁、家蝇等卫生害虫高效。 防治蚜虫的特效药,打上立即停止危害,1天死虫,持效可达20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