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詹伟平:如何看待某村子将本村博士的名字挂在墙上?

 詹伟平 2019-05-23

必须鼓励这种行为。虽然现在改革开放都40年了,但依然有很多农村思想很顽固,认为孩子读书没多大作用。

尤其是家里本来环境不好,等到孩子上初中了,有了一点的行动能力,就迫不及待的把孩子送到监狱般的工厂,一复一日的做毫无技术可言的螺丝钉工作。

尤其是听说某某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毕业时还领着三千块钱的工资,立马得出读书无用论,还在大街小巷的到处传播。

说不定还自鸣得意的认为,还好把自己的孩子初中的时候就送进了工厂,一方面节省了少说十几万的教育开支,另一方面孩子在工厂打了这么多年的工,还给家里挣了不少的钱。

用短视的眼光,去计算下来,还是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好。

一个村子如何读书的风气很落后,那么这个村子只会越来越封闭,整个村子的读书环境一旦差起来,这个村子里的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受影响。

村子里把本村的博士的名字,专门挂在墙上,这是一种正向行为。是在告诉村民,要重视孩子的教育,让孩子读的书越多越好,将来才会越有前途。

还会为村子争光,凡是有高学历的孩子,名字会成为村子里光荣榜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方面是对村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改善村子里教育的风气,另一方面给正在读书的孩子,树立好榜样。

孩子看到村里某某大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博士,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自然会在孩子心中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每当怀疑自己行不行的时候,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并且把博士的名字公开的展示,让村民自由的传播,给每个村民的心中都种下一颗教育的种子,孩子知道了自己的村子里有博士,也会引以为豪,在学校向同学吹牛的时候,无形之中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影响周围。

这样的行为不仅要鼓励,还要发扬光大。尤其是落后的偏远山村,闭塞的信息导致他们看不见远方,尤其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教育改变未来这句话太空泛了。

把村子里的高学历大学生,专门的作为榜样拿出来,是给闭塞的偏远山村注入一丝希望。

看完三件事: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2.关注我和专栏,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关注公众号“boss修炼社,每天分享创业、营销、个人成长等干货。

谢谢你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