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来: 中国人为什么不爱读书?

 紫紫2266 2019-05-23

蒋娇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张良娟

5月20日,作为“书香天府·公务员的成长书”系列活动之一,著名作家阿来走进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举行了一场“我们的成长书·阅读分享会”。以“阅读是为了什么”为主题,阿来与该校800余名师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并提出应该对“流行阅读”和“二手书”保持警惕。在活动中,阿来还指出,中国人不读书是“社会病”,“全民阅读”是疗救的方案。

不读书是“社会病”,“全民阅读”是疗救


“连续十多年,我们国家人均每年读书的数量在3、4本左右。在日韩,这个数量是40本左右,欧洲有些阅读量比较高的国家,则达到了70至80本。这是让我们都感觉到沮丧的事情。”阿来一开口,先列出一组数据,并直陈不读书是现代中国的“社会病”,当代社会生活中利欲熏心、道德败坏的现象是这种“社会病”的“并发症”。“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提出,就是缺什么补什么,是我们国家针对‘不读书’这个社会病提出的疗救方案。”

中国人为什么不爱读书?“那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们的读书都和考试捆绑起来了,把读书变得特别没有意思。”阿来把这种“社会病”的病因直指考试制度。他说,应试教育把读书纳入考试系统,中国人从五六岁开始上学,一提起读书就是考试。“这就让很多人觉得读书就等于考试,所以一毕业没有考试了,学生就觉得解放了,再也不用看书了。”


“阅读是为了什么?”阿来以自己为例,分享阅读体验:“我从一个很边远的小地方走出来,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我读了很多书。我觉得读一本优秀的书,相当于自己多活了一辈子。”阿来认为,读书是通过别人的生命历程与经验来拓展自我的视野和生命,不应被赋予功利性的目的,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读书。“像建朋友圈一样,让一本书一个知识点链接到另一本,从而构建自我的一套知识系统。”

读好书,阅读应警惕“流行书”和“二手书”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介入到生活中去体察它,而不是去读一本穿越小说、武侠小说。”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如何选择成了当下读者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个问题,阿来没有告诉大家应该读什么,而是列出了两个不读:“流行书”和“二手书”。

“人类从古到今的知识积累,始终是关心同一个命题:怎么让人类社会越来越好。但是也有不是这样的,比如《厚黑学》、《成功学》。”阿来的直率引发现场一阵笑声。“我们一定要警惕流行。因为流行都是别人规定的。现在这个消费社会,大部分时候什么书流行并不是读者说了算,而是商人说了算。”阿来说,流行书籍虽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真正有阅读价值的少之又少。“读书不应追随潮流,而要有自己的判断,应该保持高度兴趣与独立性。”

除了警惕流行书,不读“二手书”也是阿来给大家的阅读建议。“如果喜欢《论语》,就直接去读,为什么要读于丹对论语的解释?其实原著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难。”阿来以嚼饭喂婴来比喻“二手书”。“婴儿不会嚼饭,家长就会嚼烂了喂给它吃。‘二手书’就是把原著嚼过吐给你吃。”在阿来看来,读书应该尽量读原著,这样既能节省时间,才有助于自我思考,提高自身的“精神消化能力”。

编辑:陈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