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唯我英才 2019-05-23

如果说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哪座?在很多人眼里,当之无愧的肯定是西安!但如果说中国最讲义气的城市那座?估计很多人心里可能没谱。

其实,历史上早有公论,中国最讲义气的城市,当属河北保定。保定独特厚重的文化氛围,成就了中国义气的“三个第一”,且听山水课堂给您细细分说。

01

中国第一好哥们儿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纵观中国历史上,最靠得住的朋友,首推春秋时期的保定蠡县人:鲍叔牙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在好朋友管仲眼里,鲍叔牙是这样的:我与鲍叔一起做生意,我出的本钱少,拿的利润多,他不认为我贪心,知道是因为我家贫。

我曾为鲍叔谋划事情,让他掉入坑里,他不认为是我蠢,而是知道运气这东西往往很难把握。

我曾多次当官,最后皆被上级喝令:“滚”!鲍叔不认为我没能力,而是认为时运不济。

我曾参加多次战役,每次战败时都逃跑在前,鲍叔不认为是我胆子小,而是知道我家有老母,死不得……。

管仲列举了很多自己所能想到愧对鲍叔牙或是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这些事,在一般人看来,件件都是无耻之事,而做这些事的人更为人不齿!

但在鲍叔牙眼里,管仲是难得的人才,唯有鲍叔牙认同他,因此管仲才会说,鲍叔不认为我这个人很无耻,而是知道我不在乎这些小节,在乎的是功名不能显赫于天下!

鲍叔牙恐怕是全天下唯一一个懂管仲的人。因此,鲍叔牙才会无数次包容管仲,为管仲求情说好话,甚至不惜在自己的主子齐桓公面前举荐他。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齐桓公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听了鲍叔牙的保举,重用管仲为相。一切的不可思议,都是因为有鲍叔牙从中斡旋,若不是鲍叔牙为管仲说情,恐怕管仲早就成为了铡刀下的断头鬼。

管仲当了丞相后,鲍叔牙甘居其下,默默在背后辅佐齐桓公,但在管仲临死前,他却没有推荐鲍叔牙为相,为何?

管仲回答说,鲍叔牙的确是正人君子,但过于较真,不会圆滑做人,如果让他来执掌大权,今后一定会得罪很多人,对朝廷的团结是不利的,所以没有举荐他。鲍叔牙对管仲的做法同样也能理解,并不计较。

而管仲,也知道鲍叔牙不会计较这些,更知道他这个人管理国家其实不行,如果因为私交好就举荐他,岂不是害了他,更害了国家?

所以,两人的惺惺相惜,成就了“管鲍之交”的千古佳话。

交友要交鲍叔牙,更是后世所有人心中的向往!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02

中国第一义士

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

这里的人是重义气的,众所周知的刘关张中的玄德和翼德二人就生于斯,三国文化中那义薄云天的义气永远刻进了天下华人的心中。

这群人里,有这样一位,虽出身草根,也未成就什么事业,却被后人永远铭记于心,他就是:义士荆轲。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战国末期,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

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杀秦王嬴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勇士荆轲,他把荆轲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现在以武力对付秦国,就如以卵击石。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靠近他的身边,逼他退还被占领的土地。秦王答应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怎样?”

荆轲说:“行是行,但想靠近秦王身边,需先叫他相信我们是来求和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保定涿州一带)。还有现流亡燕国的秦国将军樊于期的人头。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人头和督亢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就可以近身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地图好办;但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忍心害他?”

荆轲知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樊于期听了这个计划,二话不说,立马拔剑自杀了。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今保定易县)边送别。临行时候,荆轲给后人留下了一首千古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后来,虽然荆轲刺秦失败,但荆轲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大义,激励后人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烈、高亢、浩荡的燕赵之歌。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03

中国第一仗义好汉

见义勇为,是当今社会的稀缺品。但历史上有一个保定人,却把这种行为做到了极致,他就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据传京娘姓赵,山西永济人,年方十七,随父去曲阳烧香还愿遭劫,幸遇赵匡胤拔刀相救,结拜为兄妹,不远千里送其回家。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途径武安门道川,京娘晨起,临渊梳妆,向赵匡胤诉说爱慕之情。赵匡胤踌躇满志,婉言回绝。

是时,一轮朝阳喷薄欲出,赵匡胤作《咏日》题于壁:“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后来京娘与赵匡胤言情的地方,已成为一座美丽的人工湖泊,人们将其称为“京娘湖”,由赵朴初、启功、杨成武题名。并有“搭衣岩”为京娘晾晒衣服处,“梳妆台”为京娘临湖梳洗时的岩石。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另据野史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后,京娘愿以终身相托,然而赵曰:

“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


京娘道:“

恩兄高见,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


后京娘投湖自尽(被追封为贞义夫人),京娘湖亦由此得名。

赵匡胤对素不相识的弱女子真诚伸出援助之手,并千里迢迢相送,没有任何私利目的,真是一个仗义的好汉!

也许正是这种仗义性格,才使他能够风风火火闯九州,凝聚了天下好汉,成就了帝王霸业!

历史上的赵匡胤,确实是一个非常讲义气、重感情的人。虽然被“黄袍加身”,拥为皇帝,但他对后周皇室极为善待,不仅给予优厚的待遇,并发给免死的“丹书铁卷”,这在其他帝王身上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赵匡胤对功臣也非常厚待,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对中央有威胁大将们的兵权,这种做法,也得到后世的高度赞誉。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正是这些“义之所至、不讲名利、无惧生死”的历史典故,才使保定脱颖而出,荣膺中国最讲义气城市的桂冠。

历史上的冀中大地,因地势低洼,盛产荷花和高粱。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亭亭如盖,永远保持着高洁身姿,英气勃发,正是保定人的写照。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高粱,是农作物中最具辽阔壮美气质的,它高高独立着,在烈日下遍野碧绿,充满勃勃生机;而高粱酒热烈、醇厚、真诚的脾性,恰如保定人的性格。

就像这里的荷花和高粱一样,独特的文化土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讲义气的保定儿女。

中国最讲义气的地方——保定

当今时代,如何保持这个金字招牌,让保定这座中国最讲义气的城市,成为中国最讲诚信的城市?

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保定人,都应该深深思考并为之躬行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