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皇帝的名字为何这么奇怪?

 昵称46115719 2019-05-23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原创-NO.1175

作者:朱林

 审核:喵大大     编排:划船不用桨

清代皇帝都有誰?

自1644年順治帝入關,到1912年宣統帝遜位,共有12位皇帝,分別是順治帝(福臨)、康熙帝(玄燁)、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曆)、嘉慶帝(顒琰)、道光帝(旻寜)、鹹豐帝(奕詝)、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宣統帝(溥儀)。


大家看了这些名字,会不会觉得清朝皇帝的名字很奇怪?净是些生冷怪癖的字!

一开始,我也想不通。直到读到避讳这事,才明白了一点道理。

避諱,按照《詞源》的定義,是“古人在言談和書寫時要避免君父尊親的名字。對孔子及帝王之名,眾所共諱,稱公諱;人子避祖父之名,稱家諱。避諱之法,一般或取同義或同音字以代本字,或用原字而省缺筆劃。”

皇帝的名字当然是要避讳的了。那麼,清代皇帝的名字生僻些,其实对于臣民避讳是件好事,起码因跟皇帝重名而需要避讳的涉及面窄些。否则,如果皇帝的名字里有个王、马、好之类的字,全国人民都要疯了!

但该避讳还是要避讳的嘛,而且避不同皇帝的讳还有所不同,这也是个麻烦事。

12位皇帝中,順治帝的名字福臨是不須避諱的。康熙帝名玄燁,玄字用元字代替,燁字用煜字代替。清代小說《說唐》裡,天下第一英雄好漢李元霸,此人歷史原型本名李玄霸,乃李淵之子。但《說唐》成書于雍正年間,玄字需要避諱,只能以“元”代替。


雍正帝名胤禛,胤字用允字代替,禛字用正字代替,後來用禎字代替。清代有個文學家,名叫王士禛。雍正朝,因避諱被更名王士正。但後來乾隆帝覺得“正”與“禛”相差太遠,便將其更名為“王士禎”。現在的河北正定縣、江蘇儀征市在清代分別叫“真定”“儀真”,但由於避諱的緣故,更為現名。

乾隆帝名弘曆,弘字用宏字代替,曆字改寫為厯。乾隆朝大臣陳巨集謀、趙巨集恩本名都是弘字,後來因避諱而更為宏。

康雍乾三帝的名字,除了恭代法之外,也會有缺筆的避諱方式。比如,缺寫玄字的末筆一點,缺寫胤字的末筆豎鉤,缺寫弘字的末筆一點。


嘉慶帝名顒琰,顒字缺寫末兩筆,琰字下一火改寫為又。道光帝名旻寧,旻字缺寫一點,寧字中的心改寫寕。咸豐時期,又將寧字改寫為甯。


咸豐以前諸位皇帝,禦名兩字都要避諱。

但其中有一點頗有意思:康熙的諸位皇子,為了避雍正帝禦名,名字的上一字都改為允,如皇長子允禔、皇太子允礽、十四子允禵等;乾隆帝的諸位兄弟弘晝、弘瞻等,皆沿襲本名,未改作他字。而嘉慶帝、道光帝的諸位兄弟,皆用本名,這兩位皇帝是即位之後改用的今名。嘉慶帝本叫永琰,其兄如五阿哥永琪(還珠格格永琪原型)、六阿哥永瑢(《四庫全書》總負責人)等,都是以永字為首字;道光帝的兄弟則都以綿字為首字。

但為什麼他們後來改名了呢?原因在於乾隆帝的一道諭旨。

乾隆帝降諭:“永字世所慣用,而體義亦不宜缺筆;綿字為民生衣被常稱,尤難回避。……與其改眾人之名,以避一人之名,莫若改一人之名,使眾無可避,較為妥善。將來繼體承緒者,惟當以永作顒,以綿作旻,則系不經用之字,缺筆亦易。而永綿等字,均可毋庸改避。”

簡單來說,乾隆帝為了讓子孫名字更便於避諱,令他們改名。

可能是有感于皇祖父的這一想法,道光帝在位時也下了一道諭旨——“將來繼體承緒者,上一字仍舊毋庸改避,亦毋庸缺筆。其下一字應如何缺筆之處,臨時酌定。”就是說,以後的皇帝,名字中的第一個字不用避諱,第二字怎麼避諱,看具體情況。

基於上述的要求,咸豐帝名奕詝,後一字缺寫末筆;同治帝名載淳,後一字改寫為湻;光緒帝名載湉,後一字缺寫末筆;宣統帝名溥儀,後一字缺寫末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