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致富神器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5月15日—16日,2019中国第二届蓝莓产业化峰会暨产业扶贫模式研讨会在浙江诸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蓝莓行业专家学者、产业从业者等齐聚一堂,围绕发展蓝莓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蓝莓产业的创新扶贫致富之路。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用自身的发展实践展现了蓝莓产业的广阔前景。

“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将生产与市场良好对接,才能真正实现助农增收。”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曙方告诉记者,公司成立10年来,一直坚守、专注、深耕蓝莓产业,积极提升种苗培育、精深加工研发等核心能力,着力打造集苗木选育、技术服务、产品加工、渠道销售、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蓝莓全产业链

着眼科技  引领产业新升级

蓝莓在我国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但产量低、品质没保障等问题的存在,致使蓝莓无法实现普遍推广。

“国内种植的蓝莓品种驳杂,大多数是国外引进品种,在本土适应性较差,产量普遍较低。要想产业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要有适应我国环境的本土品种。”杨曙方表示,为了开发新品种,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引进了一个有7年蓝莓种苗研发经验的团队,并自主建设了种苗研发中心,在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蓝莓之父”贺善安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种苗选育和组培。

杨曙方介绍,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试验,蓝美公司成功自主培育出了“蓝美1号”品种,并成为目前唯一获得国家良种认证的蓝莓品种,

“蓝美1号”成活率高达95%

3年快速成林

5年亩产可达3000斤以上

产量是其他蓝莓品种的2—5倍

丰产期长达20年—30年

将育苗培养液装入容器。

1

蓝美公司培育的蓝莓苗。

2

公司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建成年产6000万株的蓝莓苗木组培中心,在诸暨、河南、安徽等地建成育苗基地4800亩。目前,公司拥有蓝莓品种160多个,其中自主研发品种5个。同时,为降低前期种植投入成本、保障种植收益,蓝美公司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蓝莓种植土壤改良、专用肥料、采摘机械等技术研发,并建设了蓝莓植护云平台,开设“蓝莓专科庄稼医院”,为种植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蓝莓基地

“做农业不能仅停留在农业生产本身,更要注重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龙头企业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杨曙方表示,公司通过和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围绕蓝莓产品开发、精深加工开展技术攻关。

目前,公司已研发、生产了包括冻果、果馅、果溶、果粉、饮料、果酥、果酒、果干、果酱等9大类30多个适应市场需求的蓝莓深加工系列产品。同时,蓝莓中富含的花青素具有很好的保健、药用价值,为此公司还开展了花青素提取和精加工产品研发,实现了蓝莓全果利用。据了解,经国际权威机构检测,“蓝美1号”果实所含花青素为其他常见品种的7—10倍,是提取药用花青素的优质原料,极大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公司现拥有“蓝莓冷破壁技术”等9项专利技术,并取得了浙江省蓝莓产品出口资质,成为浙江省首家实现蓝莓产品出口日本的企业。

经过几年努力,蓝美公司在种苗培育和深加工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优势,“种苗培育+技术指导+精深加工”的商业模式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携手供销  整合资源助脱贫

近年来,产业扶贫成为助力脱贫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蓝莓产业的龙头企业,蓝美公司始终坚持与产业共兴、与农民共富的理念,把帮助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只有帮助种植户赚了钱,公司才能最终盈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杨曙方表示,在品种培育、技术研发等环节取得突破后,如何与农户合作,加快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保障蓝莓原料供应成为公司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公司运作成本、管理要求、技术服务成本偏高,种植基地一直难以实现大规模发展,且大多小规模种植户多以鲜果销售为主,公司原料回收困难重重。

“没有大量的原料供给,精深加工就难以持续。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有效服务的组织体系的支持,在帮助农民的同时,扩大产业发展,为企业实现良好运转提供支撑。”杨曙方介绍,公司积极对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共同推进蓝莓产业服务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浙江省社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不仅为公司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体系和政策资源,更以合作经济发展理念拓宽了公司的视野和思路,完善了产业扶贫的运作模式和利益连接机制。

据介绍,蓝美公司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合作、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农户土地如果保底分红、帮扶资金折股量化扶贫对象、平台公司全城技术服务、蓝莓果子保底价收购”的模式,通过整体规划、试点先行的方式推进“蓝美1号”规模种植原料基地、蓝莓农旅结合示范基地和蓝莓原料加工基地建设,让贫困农户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真正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红利,实现持续增收。结合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求,浙江省社与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签署了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将蓝莓产业开发作为“浙川携手、富民强村”的重点项目,在3—5年打造20万亩蓝莓基地。

为更好地保障四川蓝莓扶贫产业项目实施,蓝美公司与四川省社供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四川蓝之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该公司负责蓝莓产业全程服务。

种植环节

公司提供包括土壤检测、整体规划、现场指导、技术辅导、人员培训、苗木供应、肥药使用、设施安装等服务;

加工环节

公司提供加工场所设计、设备采购安装和饮品、糕点、果酱、果干等蓝莓衍生品加工技术、配方及代加工等服务;

销售环节

公司提供“蓝美1号”果品保底收购、鲜果批发合作渠道、合格批发商名单、休闲采摘营销方案等服务,让农户无忧种植,稳定增收。

杨曙方表示,为切实保障扶贫有成效,在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参与股份分红外,还优先招收贫困户在合作社、加工厂就业,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据悉,除四川省外,蓝美公司还在贵州、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建设蓝莓产业基地,合作开展蓝莓产业扶贫。

如今,蓝美公司已走过了初创阶段,正迎来一个基地大扩张、领域大拓展、规模大增长、效益大提高、影响大提升的崭新阶段。“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农合联、供销合作社的平台,创新合作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蓝莓优质苗木供应服务商和国内最大的蓝莓优质原料供应商。”杨曙方如是说。


本期编辑/查雅楠
监制/于璐娜
合作电话:010-637026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