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到夏天就和鲤鱼“无缘”了?做好这几个调整,没有不上钩的鲤鱼

 梅雪舟 2019-05-24
鲤鱼,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
鲤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鲤鱼是深受钓鱼人喜爱的一种鱼,虽然很多地方的人不喜欢吃鲤鱼,但是鲤鱼的力气大,耐力持久,中鱼后遛鱼的感觉十分给力。不过鲤鱼相对于鲫鱼来说难钓很多,不仅仅是数量比鲫鱼少,更因为鲤鱼比较狡猾,警惕性高,如果不用点心思,渔获是很难让人满意的。想要钓好鲤鱼,不仅线组搭配要合理,还要善于分析鱼情,饵料的味型和配比要搭配合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鲤鱼的习性。

先说鱼竿和线组的搭配

既然鲤鱼的力气大,耐力足,那么线组就不能太细,哪怕是你那边资源不太好,也建议2+1或者更大的组合。尤其是在深水的情况下,线组更加不能太小了4+3都不会影响鲤鱼的吃口。鱼竿方面,如果专门钓鲤鱼鱼竿最少要5.4米起步,鱼竿长一点遛鱼也更方便一点。鱼竿的调性也不能太软,建议28调综合竿,否则中大鱼之后就知道有多痛苦了。

浮漂和调钓

钓鲤鱼,一般都是钓底,因为用的长竿,饵团也比较重,所以浮漂的吃铅量也不用太小,吃铅量2-3克都可以,漂尾可以选择加粗的,不然距离太远,如果漂尾太细就看不清漂尾了。调钓上建议钝一些,因为鲤鱼的警惕性比较高,而且鲤鱼觅食的动作平时是在水底拱食的,不过不用钓得太钝,比如说调平水钓2目就不错了。

水情和鱼情的分析

不同的水域鱼情也不尽相同,所以选择的钓位,饵料的搭配都应该有所区别才行。比如说在江河或湖泊,水底泥沙就比较多,有些湖泊淤泥特别厚。而且水草和藻类比较丰富,水体偏肥,鱼的体型也比较显“胖”。这种水域的地形一般都比较平缓,陡峭的坡坎处比较少,所以在白天的时候鲤鱼很少靠岸,建议用长竿作钓。如果资源还过得去的话,建议线组搭配3+2,这样7斤以内的鲤鱼都不是问题了。钓位可以选择湾岔,桦尖这些比较经典的地方就可以。

在水库作钓又不一样,大多数水库都是夹在两山的低矮处,地势特点是地形比较陡峭,近岸的石头比较多。另外相对于河流和湖泊来说,水库的水也比较深,而且水底地形复杂,一年四季退水和涨水,很容易在水底出现杂草枯树,所以很容易挂底。水库的水草一般都比较少,水体也偏瘦,鱼的个体都比较苗条,力气大。

所以在水库作钓,鱼竿就不能用的太软了。而且鱼竿的长度要根据地形来灵活应变,有时候一个看起来很平常的区域,水体都可以有5米以上的水深,或者因为地形的关系,水深只有4米,但是6.3米都钓不到底的尴尬。最好配上失手绳,尽量减少跑鱼的机会。

饵料和窝料的调整

钓鱼人首先就是要排除对神饵的迷信,因为鱼情是在不断变化的,所谓的神饵也是在某个地区的某一阶段好用。根据鲤鱼的习性,它们的口味还是偏甜,偏香。水体偏瘦的水库可以适当的添加点腥味,不要过分担心小鱼闹窝,哪怕你用本味的饵料,仍然是小鱼先进窝。窝料的味型浓一些没有关系,因为自然水域本来就是水广鱼稀,只要窝料味型不出错,鲤鱼进窝的速度会更快,进窝后自然不用担心小鱼闹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