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是出自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乘船行于江上,一片烟波浩渺之中前不见来人,后不见渔火,孤身一人仰见天地浩大,远处群山延绵只有一轮孤月如自己一样孤身一人,回想在家乡的娇软佳人,红袖添香,感慨之间就是悲凉。这种由苍茫天地忽如远行客的孤寂引发的思乡是常见的,有时候自己漂泊外地,虽也没见过群山之上挂一轮古月的景象,吟咏这句诗也会分外凄凉,想念故乡的温暖。 2、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句诗是出自杜甫的《旅夜书怀》,当时杜甫离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紧接着,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如同上一句诗一样,面对'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样广阔浩大的景象而反观自己的孤苦渺小,吟咏之间不难产生对于在家乡幼年的那种安稳愉快的生活,有时候一个人的思念家乡的时候,往往是在外拼搏却难以如意,动荡苦闷的现实就会让人记忆里的那些温暖变得格外的让人珍惜与想念。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是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阙词是写给苏轼自己的弟弟苏辙的,苏轼苏辙虽为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用知己来形容他们的感情却是再合适不过的,当年未出蜀地,年少在家读书谈论游玩的日子是他们兄弟二人最为惬意的时,甚至相约老年之后在一起抛下世俗华贵再回家乡,可叹世事沧桑,一别之后连见一面都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在中秋这个团圆节写下让人肝肠寸断之词语,这种思念更是穿过千年的时光,让无数在外的游子对着中秋的月亮,不禁吟咏着《水调歌头》怀念家乡的时光。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夜晚寂静无人,很容易让人产生寂寥之感,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孤寂而变幻多姿的月亮很容易产生一种共鸣,这句诗同上一句诗一样,就骨肉流离各西东的思念由一个月夜全部引发出来,化露成霜天气寒冷,对影邀约,骨肉无音,曾经享受过天伦,在孤寂之时那种快乐就更是能在记忆当中显得温馨,'月是故乡明'非但月亮,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留恋的,那种强烈渴望记忆中的温馨欢愉就勾起思乡的欲望。 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是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实这句诗流传已久,颇得声誉,而让这首诗享有盛誉的原因则是'绿'这个字的运用,由于这个字的运用实在太过精妙,从而导致读这首诗其它诗句蕴含的感情。写于行旅之途中,虽江水湍急,但是看见两岸极为美好的春日之境,就更难以不想到家乡的美景。就如我们年底回家坐在回家的车上看着窗外,纵然飞速前行,但是仍有相隔万重山的心情,'明月何时照我还?'恨不得可有乘风御风的本事,倘若没有回家,触目全是他乡春日美景,更会生出'何时照我还'的慨叹! 6、 洛阳城里起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虽然有着物哀神经的大和民族有着强烈的季节感,对一年四季的更迭都会产生难以言喻的细腻感情,而中国文人也会对暮春与秋天产生极为敏感的悲伤感情。'洛阳城里起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出自张籍的《秋思》,纵然身居高位处于繁华都市,但是离家千里,总会有一些意难平,如果家乡还有至亲作为牵挂,寒冷秋风飒飒,总是让人想要和家人拥于火炉聊聊闲话,但是却并不能这样,每每读到'欲作家书意万重'都是感同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