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林松执掌戴姆勒:2039年“消灭”燃油车

 昵称52758190 2019-05-24

对于戴姆勒-奔驰而言,2019年5月22日,恐怕会非常关键。

在这一天,他们确定了通往未来的路径。康林松,一个49岁的瑞士人,带着一个名为“雄心2039”的计划,成为戴姆勒-奔驰新任的掌门人。

此时此刻的戴姆勒-奔驰,已经感受到了汽车产业迭代的阵痛,销量下滑,净利润下滑等那些来自于2008年的梦魇般的词汇,再次回荡在各大汽车公司,强大如戴姆勒-奔驰,并没有逃脱这样的必然。

年轻的康林松需要带领着戴姆勒-奔驰,这家地球上最为年长的汽车制造商,穿越汽车产业百年一遇的产业大变革。

“雄心2039”就是康林松的答案,同时也是戴姆勒-奔驰的答案。届时,戴姆勒-奔驰所销售的乘用车中,将不会有一辆燃油车。

再见,蔡澈博士

2019年的5月22日,是蔡澈先生在戴姆勒-奔驰CEO岗位上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在离岗之前,他发出了一道非常tough的命令:戴姆勒-奔驰集团,将进行一场大范围、根本性的成本审计。

审计的范围包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投资项目,垂直整合的零部件,以及产品组合。

这就意味着在戴姆勒-奔驰内部,一场全方面的削减成本计划,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迅猛地推进。

干完这件事之后,蔡澈先生来到了柏林的戴姆勒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这是他13年CEO的时光中,最后一次面对戴姆勒-奔驰的投资人。

各项工作早已轻车熟路,例行公事般的投票和表决,有条不紊地推进。

唯一与众不同的是,蔡澈将会把他的指挥棒交给康林松。也许是灵机一动,也许是蓄谋已久,蔡澈自编自导的交接仪式,令人印象深刻:在全球媒体的关注之下,蔡澈将自己桌子上的印着“Chairman”的桌签牌子,推到了旁边的康林松面前。随后,康林松主动伸出手,与蔡澈紧握在了一起。

告别的一刻终于要来临了,挥手和鞠躬的那一瞬,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经久不息掌声,这是戴姆勒-奔驰献给已为其服务了13年的老兵的掌声。退场的蔡澈,所到之处,都是热烈的掌声。温情而又令人动容。

蔡澈值得这些掌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奔驰汽车公司是德国工业的“王冠”,它的经理人也野心勃勃,急于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90年代就任CEO的尤尔根·施伦普开始在全世界资本操作:

在日本,他接管了三菱汽车公司,在美国,并购了克莱斯勒,公司更名为梅赛德斯-克莱斯勒公司,位列当时世界第五大汽车集团。不过,大规模扩张的代价是烧掉了公司好几百亿欧元。情况变得不容乐观。

2006年1月,蔡澈博士就任戴姆勒-奔驰CEO。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期,他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聚焦主营业务,回归豪华车企的根本,先出售克莱斯勒,又与空中客车“分手”,将公司拉回造车的核心业务。

此外,对产品的极端重视,为他带领戴姆勒-奔驰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工程师出身的他,不惜推迟决策的时间,对摆在办公桌上的产品提案仔细推研,一定要做到“best or nothing”,推出最好的产品。

目标牵引是极端关键的。受命于危时的蔡澈,立下一个目标:要在2020年将奔驰带回豪华车企销量第一名。

当时没人相信。

得益于不断增加的产品力,这个目标提前在2016年就实现了。

西装搭配牛仔裤的蔡澈博士,标志性的白胡子,和三叉戟星辉标共同成为了奔驰的一部分。

对外,他是showman;对内,他不容忍太多意见。能干的人或许总有点特立独行,蔡澈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德国经理人杂志曾披露过一件旧事,几家大型德国车企的CEO受总理默克尔邀请,一起讨论电动车发展和政府补贴,席间谈话正热烈时,蔡澈博士起身告辞,说“请您谅解,我得飞回斯图加特了…” 官员们从没见过这种情况,蔡澈博士离去,留下了错愕的政界和车企大佬们,继续聊(骂)到深夜。

戴姆勒的挑战

戴姆勒-奔驰虽然提前回到豪华车销量世界第一的宝座,但他的股价在蔡澈时代的表现却比德国股票市场DAX、宝马和大众汽车的表现都差。2016年上任时,股价是53.75欧元,离开时跌到52.27欧元。

盈利率一如掌门人一样特立独行,离开盈利率10%的的豪华车企队列很长时间了,而且从2017年开始持续下降,现在降至6%,跑输大众、宝马等主流车企。

蔡澈领导下的最后一次季度财务业绩表现仍然黯淡,2019年Q1,该集团业务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降至28亿欧元。在奔驰乘用车的最大业务领域,息税前利润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到13亿欧元。利润率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降至6%。2019年第一个季度汽车交付量555300辆,减少了7%。

即使在最重要的中国市场,多年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戴姆勒向经销商批售销量也减少了3%。从经销商到最终客户的销售增长仅为2.6%。

在气候保护和数字化的压力下,整个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着脱胎换骨的阵痛。为了适应新的WLTP车辆排放测试规程,包括戴姆勒在内的车企都投入了巨额研发经费。

在欧盟严苛的排放法案的规定之下,电动化已经是这些车企们不得不做出的抉择。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为了达到2030年的减排要求,届时欧洲汽车市场的电动车销量占比必须要达到37.5%,这还需要这些车必须都的是纯电,如果算上插电,比例还将大幅上升。

全球汽车市场愈发疲软。

自2018年年中以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一直处于逆流状态,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让德国车企“躺枪”,奔驰原本盈利状况良好的美国Tuscaloosa工厂的交付和盈利状况都受到极大影响。

特斯拉,这个搅局者,以“科技公司”的角色,在美国市场迅速超过同级别的豪华车销量,吹响了新造车势力的号角。特斯拉独特的竞争优势,包括电芯成本、简洁的车辆架构、耗电量以及自有充电网络等,已经和传统车企拉开了距离。

奔驰拿着世界销量第一豪车的功劳簿,却交了一张电动化后进生的考卷。

在2018年电动车产量排名前十五名的汽车制造商里面,大部分是中国量产车企。豪华车里面,除了特斯拉,只有宝马排到了第15名。而奔驰作为宝马的传统对手,在电动化进程上远远落后。2018年宝马5系混动车型在华销量首次超过了1万,这样的里程碑销量,奔驰在2020年是否能够达到还需要画个问号。

戴姆勒集团2019年的目标是,实现全年销售额和盈利略增,在回顾第一季度表现后,变得更不容易了。“经理人”杂志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到2021年,戴姆勒要额外节省80亿欧元,才能防止收益率进一步下降。

康林松的接班

2019年的5月23日,在柏林的股东大会上,蔡澈博士服务戴姆勒奔驰集团43年后,正式告别首席执行官岗位。

康林松接班,名正言顺地掌舵这家有130年历史的汽车公司。

这位49岁、身高1.95米的金发瑞士人,为何能够杀出重围,再度临危受命,带领戴姆勒-奔驰,迎接整个汽车工业百年一遇的挑战。

康林松和戴姆勒奔驰公司的所有前任CEO都不一样,是一个真正的Teamplayer。谦虚温和的他,从研发总监通向CEO的路上,并没有经过残酷的政治“格斗”,似乎所有人都喜欢他,包括他的对手。

研发总监属于第二梯队,第一梯队的CEO人选是某一业务范围的CEO,比如蔡澈即位前担任克莱斯勒的CEO,康林松的某一位对手沃尔夫冈·本哈德,是卡车业务的CEO。

康林松安于第二梯队,没有树敌,只是静静等待机会。

本哈德是自己辞职离开的。

2017年2月10日,戴姆勒-奔驰对外宣布,其管理委员会董事、卡车业务负责人沃尔夫冈-本哈德因个人原因离职,蔡澈随即接管了本哈德的卡车业务。

本哈德离职的原因很简单,彼时他已经57岁。但监事会决定将蔡澈CEO的任期延长到2019年,这基本上意味着他已经退出了戴姆勒-奔驰CEO一职的竞争。

在蔡澈的支持下,2018年底,监事会在康林松和CFO波多-余波之间,选择了康林松。

波多·余波比康林松年长10岁,在蔡澈担任CEO之前,就担任集团CFO。他更为激进迫切地想要改造戴姆勒,在得知自己落选之后,他也宣布到2019年合同到期时不再续签合同。

而他操刀的Future项目,在今天的股东大会上正式得到批准:到2019年11月1日,戴姆勒集团将被分成三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公司(Mercedes-Benz AG)、戴姆勒卡车公司(Daimler Truck AG)以及戴姆勒移动出行(Daimler Mobility AG)公司。

这种架构,有利于各法律实体单独筹集资金,增加了灵活性和资本吸引力,也为康林松履新铺平了道路。

波多·余波的不再续约的决定是明智的,这显然也给了康林松更大的施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戴姆勒-奔驰监事会在同一天聘任了原空中客车的CFO哈拉尔德-维尔海姆出任戴姆勒-奔驰管理委员会董事,在2019年11月接替波多-余波出任该集团CFO。

在这样的内部环境里,康林松要推动改变,人们会更愿意接受。只是,习惯了权威式领导的戴姆勒集团要适应新的风格了。

雄心2039计划

每个在关键时刻上任的CEO都需要一面旗帜,就像“世界第一”对于蔡澈,就像“汽车生产商到出行服务商转变”对于大众的迪斯,康林松也需要一个新的故事,讲给股东和员工听,去挽回他们丢失了的信心,给行动提供指南。在梅赛德斯-奔驰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可持续经营?

雄心2039计划是康林松给出的答案。这个计划包含的核心内容是:

到2030年,戴姆勒集团的目标是让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据集团总销量的一半以上;2039年,新生产乘用车实现碳中和。

用更加“平易近人”的话语解释“碳中和”其实是零排放,意味着戴姆勒-奔驰要在2039年之前“消灭”燃油车。

2039年,比巴黎协定规定的要早11年,也比大众汽车公布的碳中和时点早11年。的确是非常激进的计划,难怪叫“雄心2039”。他认为,这个战略的实施将能让戴姆勒保持在汽车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20年时间听起来很长,但在汽车产业里,相当于3个产品生命周期,比起化石能源主导的130年,其实并不长。康林松提出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是技术突破,沿着价值链的全面技术创新。

这家以造车为核心的公司,要带给顾客碳中和的驾驶体验,大力减少每台车的碳排放。康林松很坦然地说“并不知道20年后的动力方式”,但是戴姆勒对于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的技术,持开放态度,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为主导,也给燃料电池等其它方案留有空间。“让我们确定下目标,但是别确定达到目标的方式”。

到2022年,欧洲所有的戴姆勒工厂生产实现碳排放中和。2039年其他的工厂也跟进。辛德芬根的新工厂56就是样板,从一开始就使用可再生能源。或者像波兰的新工厂一样,使用风力发电。不仅环保,还有经济优势。

生产EQC的不来梅工厂和我们在萨克森Kamenz的电池从工厂,减少碳排放的方法还包括原材料的回收。奔驰汽车的潜在回收率为85%。未来,价值链管理要向价值周期管理转变。

一辆奔驰汽车大约70%的价值来自供应商。戴姆勒也会推进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在“减碳”上的速度,建立透明的碳排放机制,看来,除了价格等因素外,碳排放数据也将成为今后的采购标准。

奔驰应该很欣慰的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表示,计划“从2020年开始实现零净碳排放”,并在未来十年内投入20亿欧元(22亿美元)用于可再生电力。

这一转变在技术上和财政上都是巨大的挑战。戴姆勒没有博世那样快,必须加快步伐。

一种选择是回避,努力维护现状。但这家最早抛弃马作为动力,创造了汽车这种新出行方式的公司,想要继续延续这种技术突破的DNA,创造无排放的个人出行方式。

这需要技术和决心。为了强调他们是认真的,管理委员会的部分薪酬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碳排放目标)挂钩。

康林松的办法

有了目标之后,真正的挑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从3月起,康林松辞掉研发总监的职位,专心地等待正式履职。他把这段时间当成路演,他也出现在大舞台上,但更多的是安静地出现,并不显得傲慢。

大多数情况下,他穿商务西服,不然就穿着奇羊毛衫和卡其裤。他说,“文化变革不会从衣橱开始”。这和牛仔西裤搭配的前任很不一样。

还有一些信号,也已经显示他的不一样了,而且他带领的戴姆勒会不一样。

康林松会更积极开放地推进竞争合作和投资者关系。

2019年初,时任研发总监的康林松牵头和宝马谈判,共同研发紧凑车型。跟奔驰的想法大相径庭,宝马方面只想要一个小小的解决方案:做一辆电动汽车,当然分为宝马款和奔驰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康林松最后还是接受了宝马的提议。

秉持开放态度的康林松,也会计划上市宝马奔驰的出行合资公司,分析师已经给这个新合资公司进行了60亿欧元的估值。毕竟,竞争对手通用汽车的出行子公司Cruise最近被软银入股,估值已经飙升到190亿美元。

康林松的想法很大,出行方面已经和宝马牵手成功,虽然这在3、4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康林松的合作愿望清单上,应该还有更多,比如:电动车,自动驾驶等等,他的合作对象清单也很开放,亚马逊、苹果或者西门子都在讨论范围之内。

当德国汽车工业界谈判建立一个更大范围的自动驾驶联盟时,康林松甚至成为了中间人,说服奥迪也应该加入,虽然最终谈判因为大众拖延太久失败了,但是康林松的态度,比以往任何一位戴姆勒-奔驰的CEO都开放。

康林松也会“温柔”地去结束一些前任的项目。

第一个成功的案例是SMART,吉利投资了数亿欧元获得这个微型车品牌的50%股权,戴姆勒解决了一个几十亿欧元亏损的难题。接下来值得期待的是雷诺-日产的联盟,曾经蔡澈很享受和被捕的戈恩在一个舞台上共同表演,但是合作的业务都是亏损,期待康林松会用他“无害”的方式结束这个联盟。

除了开放之外,务实也是康林松的风格。

2019年的汽车工业,充满了新入局者的破坏创新和老玩家的蓄势待发。康林松大概不想改变世界,也不想飞向火星,当人们讨论新的功能或数字化时,他最喜欢的问题是,“这个能够帮助卖车吗?”

他频繁地去找经营委员会主任和工会讨论,与大股东李书福(近10%股份),科威特国家基金(7%)和其他投资人见面,承诺新的戴姆勒会更节约。

康林松预计在2021年之前,奔驰乘用车公司将节省60亿欧元,卡车节省20亿欧元。为此,戴姆勒-奔驰将不得不从现有的近30万员工中减少1万个工作岗位。

显然,他会更温和地做这件事,自然流失的岗位就不再招聘。但是仍然会招聘软件工程师和环保专家。他抛下柴油门的历史恩怨,从国际清洁能源交通委员会找来一些专家。

无论是环保专家、投资者还是员工、工会,每个人都在康林松面前表达自己的愿望。新老板呢?耐心地听着。他不会统治大家,他想站在这些人中间,没人怕他,或许这是一种新的公司文化。

这种更轻松的文化,才能支撑从流程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变,更能被年轻化的员工、软件工程师接受,主动地迸发出集体智慧和创新活力。

结语

世界最古老的汽车制造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奔驰终于等到新接班人正式上任,新时期的关键词是大力节约和聪明投资,为了保证汽车发明者能在未来的智能驾驶时代继续活跃,为了公司“first move the world”的口号不仅仅停留在1886年。

是时候,让所有人走出舒适区,找到新的前进之路了。在这条路上,康林松想要全体团队跟他一起。

在正式履职之前,他就在斯图加特办公楼里叫做“竞技场”的会议室里,宣布了这个战略。在他的工程师和团队的中间,墙上的海报很应景地写着“一个人能搭出人梯吗?”

外面,在通向戴姆勒大厅的门口,一块巨型黑色地垫上的粗体白字“Future starts he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