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嘈杂嬉叫 莲花洁白绽放 蚕繁殖麦生长 一切的葱葱郁郁都在告诉着人们 芒种到了 芒种初夏,江南一带便进入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绵绵细雨飘洒着钻进雨伞,湿了行人的头发衣衫。不一会儿,又变成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点从变黑的天空倾泻下来,地上很快积成水洼,浸透了行人的鞋袜。 有关梅雨的方言 人们大多是不喜欢这样潮湿的天气。在老上海,也有着许多方言,独特得表达着人们对“坏天气”的不满情绪。“今朝天气又潮又热,真叫齁世。”上海人常常用到“齁”来描述一种难言状的不舒服。与“齁世”一样,“殟塞”也总是表达着内心的烦闷、难受。 除了“齁世”和“殟塞”,还有一个词语叫“曷塞”,它的情感程度比“齁世”和“殟塞”还要更加强烈。“今朝曷塞来要死,叫人气啊透勿出来。”意思便是天气闷热和空气稀薄而感到的压抑或者窒息。 有关梅雨的诗词 然而,梅雨季节的充沛雨水对农作物生长尤其是水稻插秧十分有利,这是农业一年耕作的的最佳时间段。古人和如今的人一样,总是怀着一种褒贬喜怨的复杂情感看待梅雨。 自唐宋以来,一些诗词对梅雨更有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到,唐宋时期的人们对黄梅天并不十分讨厌,反而常常以一种喜悦的心情来欢迎它的到来。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二) 范成大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有约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雨七绝 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新荷叶 赵彦端 雨细梅黄,去年双燕还归。 多少繁红,尽随蝶舞莺飞。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台落绛英。 时雨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透过唐诗宋词,我们似乎看见了了浸润在梅雨中的一幅古今风情图卷。在梅雨天气,一家老少在空旷的麦地上挥汗如雨,他们弓着腰,在麦地里聊天说话,汗洒黄土,却能滋润心田。 在春风江南,三月,春日暖阳下,是一片金黄的油菜画卷;五月,梅雨微风中,麦地人头攒动,是丰收的喜悦和满足。让我们跟随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在这里,把生活过成诗画中的模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