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的判断—心跳停止与脑死亡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大学那会,就学过脑死亡,模糊中记得应该是急诊课上讲到脑死亡诊断标准,后来接触一些病重患者,想到死亡的判断,但总将一些朦胧中记忆的概念混淆在一起。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医生也都根据患者的呼吸、心跳来判断患者的死亡转归。在读研的时候,老师也给我讲过死亡的判断,必备的项目有意识的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及光反射的消失等,但私下查书找文献也没有找到明确的讲解脑死亡的相关内容。

6版神经病学中是这样定性脑死亡的:
  • 患者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无任何自主运动,但脊髓反射可以存在;

  • 脑干反射(包括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前庭眼反射、咳嗽反射)完全消失,瞳孔散大固定;

  • 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人工呼吸机维持换气;

  • 脑电图提示脑电活动消失,呈一直线;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提示无脑血流灌注现象;

  • 体感诱发电位提示脑干功能消失;

  • 上述情况持续时间至少12小时,经各种抢救无效;

  • 需除外急性药物中毒、低温和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初看这个诊断标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颇为复杂,除了123条和最后一条容易操作外,其他几条,如果不是学习神经内科专科,什么TCD、诱发电位,很难理解,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实际临床中好像也没人去这么诊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没有提到心脏的相关内容。我在平时记忆中,常将死亡的判断与心脏骤停的四种机制(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中无脉电活动混淆。因为临床中有些患者,呼吸已经停止,但心电监护仍然显示有电活动,是否可以宣布死亡呢?什么情况下可以宣告死亡呢?我经常搞不明白这个问题……

直到今天看了一本书,才搞明白脑死亡与心跳停止死亡的区别。先来一些生硬的理论。

脑死亡是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脑功能永久性不可逆地完全丧失。即使有心脏跳动和脑以外体循环及脊髓等器官功能继续存在,均可宣告个体死亡。

脑死亡的诊断有适用对象和排除对象,还包括脑干神经反射检查、呼吸暂停试验。适用对象是指:原发性脑器质性疾病;深昏迷、自发呼吸消失、需使用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原发病因已明确,已进行合理治疗,因为病变的性质患者已经不可能恢复生命。排除对象即可逆性昏迷。脑干反射及呼吸暂停试验略。

脑死亡的病理生理机制是颅内压增高,即当颅内压接近全身动脉压时,脑内循环终止,大量代谢产物堆积。


脑死亡诊断标准中,还提及了观察时间,在首次诊断脑死亡后,需要继续观察12小时,如无变化方可确认。美国和德国规定有所不同。

虽然在诊断标准中提到,脑电图呈一直线,但临床脑死亡患者80%显示为持续电静息,约20%脑电图没有电静息,而是显示某种异常电活动,常为很低波幅和或很慢频率的多灶性爆发电位。这种微弱的脑电活动在临床诊断脑死亡后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最终发展为电静息。(有点像心脏无脉电活动)

TCD在脑死亡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Hassler等提出了TCD表现3阶段,略过。TCD在神经内科辅助检查中还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讲到这里,也许应该有所分晓。书上一句话点到:心跳停止可以复苏,而且还可以维持相当一段时间,而脑死亡后无法复苏。因此脑死亡的判断有重要意义,这些在书中都有提及。一是维护患者的尊严,二是有利于器官移植。

“一些患者在临终时,出现全身水肿、脑部变形、眼球结膜充血水肿不能闭合,甚至有拔了气管插管后嘴巴不能合拢,不但有失死者的形象和尊严,而且加重家属的悲伤情绪”,当然还可能造成家属的怨言。如果实施脑死亡,一旦达到诊断标准,并得到患者生前或死后其家属认同,就可以放弃救治,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消耗,也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另外,“脑死亡患者的器官是最佳器官移植供体”,移植器官必须在有血供时从供体取出,因此,脑死亡后心跳停止前,有血压的情况下摘取移植器官是最理想的,成活率高。

写到这里,回头看临床,其实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并没有广泛实施。在实际操作中,多还是根据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情况,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有些人选择按压30分钟呼吸心跳无恢复,宣布死亡。

书中仍提到了一项简单易行的操作: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入阿托品2mg,阳性表现为心率较原来增加20-40%,提示延髓中枢功能存在,脑死亡患者该试验阴性。

好久不写文章,今天看到这个话题临时想写一些,思路有些乱,也没时间整理,想到哪看到哪写到哪,希望读者通过上述内容的摘录能有所收获。

参考资料:

《简明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