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雅讲席教授赵敦华做客思勉人文讲座(第458讲),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做题为“《理想国》政治哲学新诠”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郁振华主持,哲学系陈立新、刘时工等老师及部分本硕博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首先,赵敦华教授从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中卡利科勒的“强权即正义”切入,扩展我们对《理想国》政治哲学图景的理解。他认为存在两种版本的“强权政治”,一种是《高尔吉亚篇》中的卡利科勒版本,一种是《理想国》第一卷中色拉叙马霍斯的版本。前者从人的天然本性出发论证强权政治之合理性,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攫取利益,胜利属于强者,善恶的标准出于本性,这一派可以称为自然派。后者则从自身利益出发来确立规则,借此说明强权政治的合理性,没有什么道德不道德,只有统治者的利益,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强权即正义,即是美德,这一派被称为规范派。苏格拉底对“强权政治”的反驳在于,正义与不正义对应着美德与邪恶,若不正义是美德,那便会得出正义是邪恶的荒谬结论。此外,他还借“匪帮论证”进一步加强反驳,即只对内部实施正义,对外部实施强权,将导致不同强权之间的相互倾轧而陷入自毁,以此说明强权政治在事实上也难以自立。 接着,赵教授指出,对于色拉叙马霍斯是否被驳倒,后世学者意见不一。第一种观点是,《理想国》第一卷是与其后九卷相对独立的早期著作,甚至有人将之命名为《色拉叙马霍斯篇》。这种看法主要流行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已被放弃。人们普遍认为,第一卷提出了何谓良好(正义)生活的问题,其后九卷是对此问题的回应。第二种观点以列奥·斯特劳斯为代表,认为柏拉图使用“反讽”方法,虽然在显白的意义上支持苏格拉底,但在隐微的意义上却是在肯定色拉叙马霍斯,因而事实上无意驳倒色拉叙马霍斯。但这种观点忽视了柏拉图在《高尔吉亚篇》中对强权政治的反驳。第三种观点认为,色拉叙马霍斯不应该也不能被驳倒,因为这是一种与柏拉图的乌托邦相对立的现实主义政治。 赵教授进而提到,以上所说的自然派和规范派,代表了强权政治的两种逻辑,且都有其现代传人:(1)不正义是强者的智慧和美德(色拉叙马霍斯),马基雅维利、尼采是其继承者。(2)强权即正义(卡利科勒),一战时期的帝国主义者是其继承者。 最后,赵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诠释方案。在他看来,《理想国》的中心问题是:谁是强者?何种幸福?他认为《理想国》提供了这样一个上升路径:技艺的强者是护卫者,德性的强者是正义的人,灵魂的强者是理智的统治,善的强者是哲学家王。在这一进阶中,色拉叙马霍斯式的理念将被汰除,因为他所理解的强者其实并非真正的强者。 郁振华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赵敦华教授对《理想国》政治哲学的诠释纵贯古今,视野开阔,富有新意。在问答环节,赵教授就《理想国》中的上升路径等问题,与在场听众进行了积极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