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linux文档
2019-05-24 | 阅:  转:  |  分享 
  
安装VMware虚拟机安装Linux系统(详解版)?虚拟机安装Linux所有的操作(例如硬盘分区、删除或修改数据)都是在虚拟硬盘中进行,
因此不会对现有的数据和系统造成任何损失,即使安装失败了也无所谓。?所谓虚拟机(virtualmachine),就是通过软件技术虚
拟出来的一台计算机,它在使用层面和真实的计算机并没有什么区别。常见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Workstation(简VMwa
re)、VirtualBox、MicrosoftVirtualPC等,其中VMware市场占有率最高虚拟机系统和真实安装
的系统是一样的,甚至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将几个虚拟机系统连接为一个局域网或连接到互联网。在虚拟机系统中,每一台虚拟产生的计算机都被称
为“虚拟机”,而用来存储所有虚拟机的计算机则被称为“宿主机”。例如,你的Windows系统就是宿主机,而VMware安装的
Linux则为虚拟机。?VMware有两个版本,分别是VMwareWorkstationPro和VMwareWo
rkstationPlayer。Player是免费版本,只能用于非商业用途,适合个人学习。Pro是商业版本,功能最强大,付费
以后才能使用。VMwareWorkstationPro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XXhFF
h0Fx0vzvcd1A543Yghttps://pan.baidu.com/s/1XXhFFh0Fx0vzvcd1A543Yg,
提取码:2o19?VMware安装Linux系统?启动VMware,进入其主界面?点击“创建新的虚拟机”,进入虚拟机设置向
导界面,如图2所示,这里建议初学者选择“典型(推荐)”。?点击“下一步”,进入“安装操作系统”界面,若初学者已提前准备好Li
nux系统的映像文件(.iso文件),此处可选择“安装程序光盘映像文件”,并通过“浏览”按钮找到要安装Linux系统的i
so文件;否则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建议初学者提前下载好CenOS映像系统,给大家提供CentOS6.5映像文件
迅雷下载地址(点击链接或复制链接到迅雷即可开始下载):32位CentOS6.5映像下载:http://archive.ke
rnel.org/centos-vault/6.5/isos/i386/CentOS-6.5-i386-LiveCD.isohtt
p://archive.kernel.org/centos-vault/6.5/isos/i386/CentOS-6.5-i386
-LiveCD.iso64位CentOS6.5映像下载:http://archive.kernel.org/centos-
vault/6.5/isos/x86_64/CentOS-6.5-x86_64-LiveCD.isohttp://archive.
kernel.org/centos-vault/6.5/isos/x86_64/CentOS-6.5-x86_64-LiveCD.
iso?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客户机操作系统”,选择“Linux”,并在“版本”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要安装的对应的Linux版
本,这里选择“CentOS6”?继续“下一步”,进入“命名虚拟机”界面,给虚拟机起一个名字(如“CentOS6.5”),然后单
击“浏览”按钮,选择虚拟机系统安装文件的保存位置,?进入"指定磁盘容量"界面。默认虚拟硬盘大小为20GB(虚拟硬盘会以文件形式存
放在虚拟机系统安装目录中)。虚拟硬盘的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大小,但不用担心其占用的空间,因为实际占用的空间还是以安装的系统大小而非
此处划分的硬盘大小为依据的。指定磁盘容量已准备好创建虚拟机”界面,确认虚拟机设置,不需改动则单击"完成"按钮,开始创建虚拟机已
准备好创建虚拟机这里,我们可以略做调整,单击"自定义硬件"按钮进入硬件调整界面。为了让虚拟机中的系统运行速度快一点,我们可以选择"
内存"调整虚拟机内存大小,但是建议虚拟机内存不要超过宿主机内存的一半。CentOS6.x最少需要628MB及以上内存分配,否
则会开启简易安装过程定制硬件选择“新CD/DVD(IDE)”可以选择光驱配置。如果选择“使用物理驱动器”,则虚拟机会使用宿主机的
物理光驱;如果选择“使用ISO映像文件”,则可以直接加载ISO映像文件,单击“浏览”按钮找到ISO映像文件位置即可,如
图9所示。?光盘配置?选择"网络适配器"将进入VMware新手设置中最难以理解的部分——设置网络类。此设置较复杂,不过网
络适配器配置在虚拟机系统安装完成后还可以再行修改。??网络适配器配置?VMware提供的网络连接有5种,分别是"桥接模式"
、"NAT模式"、"仅主机模式"、"自定义"和"LAN区段":桥接模式:相当于虚拟机的网卡和宿主机的物理网卡均连接到虚拟机软件所
提供的VMnet0虚拟交换机上,因此虚拟机和宿主机是平等的,相当于一个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这种设置既可以保证虚拟机和宿主机通信
,也可以和局域网内的其他主机通信,还可以连接Internet,是限制最少的连接方式,推荐新手使用。NAT模式:相当于虚拟机的网
卡和宿主机的虚拟网卡VMnet8连接到虚拟机软件所提供的VMnet8虚拟交换机上,因此本机是通过VMnet8虚拟网卡通
信的。在这种网络结构中,VMware为虚拟机提供了一个虚拟的NAT服务器和一个虚拟的DHCP服务器,虚拟机利用这两个服务
器可以连接到Intemet。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虚拟机系统只要设定自动获取IP地址,就能既和宿主机通信,又能连接到Inte
rnet了。但是这种设置不能连接局域网内的其他主机。仅主机模式:宿主机和虚拟机通信使用的是VMware的虚拟网卡VMnet1
,但是这种连接没有NAT服务器为虚拟机提供路由功能,所以仅主机网络只能连接宿主机,不能连接局域网,也不能连接Internet
网络。自定义网络:可以手工选择使用哪块虚拟机网卡。如果选择Vmnet1,就相当于桥接网络;如果选择VMnet8,就相当于N
AT网络。LAN区段:这是新版VMware新增的功能,类似于交换机中的VLAN(虚拟局域网),可以在多台虚拟机中划分不同
的虚拟网络。虚拟网卡?在VMware安装好后,会生成两个虚拟网卡VMnet1和VMnet8(在Windows系统
的"网络连接"中可以査看到)其中常用设置有以下2种:需要宿主机的Windows和虚拟机的Linux能够进行网络连接,使
用"桥接模式"(桥接时,Linux也可以访问互联网,只是虚拟机需要配置和宿主机Windows同样的联网环境);需要宿主机的
Windows和虚拟机的Linux能够进行网络连接,同时虚拟机的Linux可以通过宿主机的Windows连入互联网,
使用"NAT模式"。?硬盘配置设置完成后,点击图7中的“完成”按钮,就成功创建了一台虚拟机!??VMware启动Linux
系统??二、U盘安装Linux系统?前期准备?使用U盘安装Linux系统,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大容量的U盘(安装Cen
tOS6.x系统,U盘容量至少8G);UltraISO工具(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大白菜、老毛桃等软件,都可实现一键快速
制作U盘启动盘。),用来制作U盘启动盘。除此之外,由于UltraISO工具是Windows软件,所以需要一台安装了
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协助;CentOS6.x系统的ISO映像文件?U盘安装Linux系统?1.在装有Wi
ndows系统的电脑上下载和安装UltraISO软件。2.用安装好的UltroISO制作U盘启动盘,具体操作为:将
U盘通过USB口插到计算机上;启动UltraISO软件,依次选择"文件->打开"命令,找到已下载的CentOS6
.x安装映像文件(iso文件);选择“启动->写入硬盘映像”命令,打开"写入硬盘映像"对话框,在"硬盘驱动器"下拉列表
框中选择你的U盘(注意不要选错,因为这一步对?U盘进行格式化操作)。"写入方式"选择"USB-HDD+",然后单击"
写入"按钮,等待写入完成,如图1所示。3.安装CentOS6.x:插入U盘,设定U盘为第一个启动设备,重启之后出
现安装界面。选择第一项“Installorupgradeanexistingsystem(安装或升级现有系统)”,进
入安装语言选择界面,如图2所示。选择"简体中文",选择"OK",出现键盘选择界面。这里默认选择"US"美式标准键盘,选
择"OK",出现安装方法界面,如图3所示。??图3安装方法选择"Harddrive(硬盘驱动)",选择"OK",
进入选择分区界面。这里分区使用"/dev/sdb4"代表U盘分区。"Directoryholdingimage"项用
于搜索U盘image目录下的install.img文件,不用填写,系统会自动搜索,如图4所示。?图4选择分区
选择"OK",进入图形安装界面。?三、dd命令安装Linux?无人值守安装(Kickstart),又称全自动安装,其工作原理是,创
建一个名为ks.cfg的文件记录?http://c.biancheng.net/linux_tutorial/Linux?系统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填写的各种参数,当安装过程中出现要填写参数时,安装程序会自行去ks.cfg文件中查找合适的参数,如果没
找到,还是需要手工干预。因此,在ks.cfg文件涵盖安装过程所有可能需要填写的参数的前提下,安装者只需要告诉安装程序ks.c
fg文件的位置,就可实现全自动安装。1.Linuxdd命令是什么dd命令是用来复制文件的命令,它可以用指定大小的数据块复制
一个文件,并在复制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简单地理解,dd命令可用于进行两块硬盘之间的复制(完整复制出一块和原系统盘一样的硬盘)。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使用dd命令安装Linux,实际上就是硬盘之间的完整拷贝,其实现过程如下:把母盘插入服务器的第一个硬
盘插口,把被复制盘插入服务器的第二个硬盘插口,注意不要插反。执行复制命令?ddif=/dev/sdaof=/dev/sdb。在
dd命令中,if指定复制源,of指定复制目标。/dev/sda代表第一块SCSI盘,/dev/sdb代表第二块S
CSI盘。这条命令会把第一块硬盘中的数据完整地复制到第二块硬盘中。四、LinuxLiveCD:从CD光盘运行Linux你可以
通过CD来启动PC,并且无需在硬盘安装任何东西就能运行Linux发行版。这是一个不弄乱PC就体验各种Linux发
行版的绝妙方法。只需插入CD就能引导了!所有的Linux软件都将直接从CD上运行。你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各种Linux
LiveCD,刻录,然后体验LinuxLiveCD发行版:发行版说明Knoppix来自德国的一款Linux发行版,也是最
早的LiveCDLinux。PCLinuxOS一款成熟的LiveCD形式的Linux发行版。Ubuntu为多种语言设计
的世界级Linux项目。Slax基于SlackwareLinux的一款LiveCDLinux。PuppyLinux
为老旧PC设计的一款全功能Linux。一些LinuxLiveCD发行版,比如Ubuntu,允许直接从LiveCD
安装整个发行版。这使你可以从CD引导启动,先体验一下此Linux发行版,如果喜欢的话,再把它安装到硬盘上。这个功能极其方便
易用。?就像所有美好的事物一样,LinuxLiveCD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要从CD上访问所有东西,应用程序会运行得更慢,
而如果再搭配上陈旧缓慢的PC和光驱,那更是慢上加慢。还有,由于无法向CD写入数据,对Linux系统作的任何修改都会在重
启后失效。?不过,有一些LinuxLiveCD的改进帮助解决了上述一些问题。这些改进包括:能将CD上的Linux系统
文件复制到内存中;能将系统文件复制到硬盘上;能在U盘上存储系统设置;能在U盘上存储用户设置。?五、Linux远程管理协议(RFB、
RDP、Telnet和SSH)?提到远程管理,通常指的是远程管理服务器,而非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可以随时拿来用,服务器通常放置在
机房中,用户无法直接接触到服务器硬件,只能采用远程管理的方式。远程管理,实际上就是计算机(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信息交
换)的过程,与浏览器需要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浏览网页一样,远程管理同样需要远程管理协议的支持。?目前,常用的远程管理
协议有以下4种:RDP(remotedesktopprotocol)协议:远程桌面协议,大部分Windows系统都默认
支持此协议,Windows系统中的远程桌面管理就基于该协议。RFB(RemoteFrameBuffer)协议:图形化远程管理协
议,VNC远程管理工具就基于此协议。Telnet:命令行界面远程管理协议,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默认支持此协议。此协议的特点是,在
进行数据传送时使用明文传输的方式,也就是不对数据进行加密。SSH(Secure?http://c.biancheng.net/sh
ell/Shell)协议:命令行界面远程管理协议,几乎所有操作系统都默认支持此协议。和Telnet不同,该协议在数据传输时会对
数据进行加密并压缩,因此使用此协议传输数据既安全速度又快。?RDP对比RFBRDP协议和RFB协议都允许用户通过图形用户
界面访问远程系统,但RFB协议倾向于传输图像,RDP协议倾向于传输指令:RFB协议会在服务器端将窗口在显存中画好,然后将图
像传给客户端,客户端只需要将得到的图像解码显示即可;RDP会将画图的工作交给客户端,服务器端需要根据客户端的显示能力做适当的调整
。因此,完成相同的操作,使用RFB协议传输的数据量会比RDP大,而RDP对客户端的要求比RFB更苛刻,RFB适用
于瘦客户端,而RDP适用于低速网络。Telnet?对比SSHTelnet协议和SSH协议都是命令行远程管理协议,有共同
的应用领域,常用于远程访问服务器。相比Telnet协议,SSH协议在发送数据时会对数据进行加密操作,数据传输更安全,因此S
SH协议几乎在所有应用领域代替了Telnet协议。在一些测试、无需加密的场合(如局域网),Telnet协议仍常被使用。基于以
上4种远程管理协议,Linux远程管理服务器的软件可分为以下3种:类似于VNC(基于RFB协议)的图形远程管理软件
,如?Xmanager、VNCVIEWER以及TightVNC等;基于SSH协议的命令行操作管理;类似Webmin
的基于浏览器的远程管理,此种管理方式只提供简单的管理窗口,可用的管理功能有限;介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考虑,大部分的服务器都舍弃图形管
理界面而选择命令行界面,因此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常使用基于SSH协议的命令行管理方式。?介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考虑,大部
分的服务器都舍弃图形管理界面而选择命令行界面,因此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常使用基于SSH协议的命令行管理方式。目前,基于
SSH协议常用的远程管理工具有PuTTY、SecureCRT、WinSCP等,这些管理工具的具体使用下节给大家详细介绍。?
六、Linux远程管理工具http://c.biancheng.net/linux_tutorial/Linux远程管理服务器多基
于SSH协议。本节给大家介绍2种常见的基于SSH协议的远程管理工具,分别是PuTTY和SecureCRT。1.P
uTTY准备:在使用远程管理工具之前,应先设置宿主机Windows与虚拟机Linux能够连通PuTTY远程管理工具这是一款
完全免费的Windows远程管理客户端工具,体积小,操作简单,不需要安装(下载后即可使用)。该工具的使用相当方便,只要随身携带
U盘,即可实现"一盘在手,随处登录"。??PuTTY包含很多组件,比如说:PuTTY(远程登录的客户端)。PSCP(SCP
客户端,在命令行下通过SSH协议复制文件)。PSFTP(SFTP的命令行客户端,类似于FTP的文件传输,基于SSH协
议)。PuTTYtel(仅仅是一个Telnet客户端)。Plink(命令行工具,可用于执行远程M务器上的命令)。Pageant
(PuTTY、PSCP、Plink的SSH认证代理)。PuTTYgen(用来生成RSA和DSA密钥的工具)。?用的最
多的主要是PuTTY。下载PuTTY并双击putty.exe文件?在“主机名称(或IP地址)”文本框中输入远程登录主
机IP地址,如192.168.8.88。“端口”根据使用的协议有所区别(选择不同的“连接类型”选项,端口会自动变化),一般选
择“SSH”或“Telnet”这取决于Linux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想保存会话方便下次连接,则可以在"保存的会话"文本框中
输入一个名称,单击"保存"按钮即可把这次的连接配置保存起来。设置完成后,单击"打开"按钮,就会出现如图2所示的操作界面。Pu
TTY作界面如果希望PuTTY支持中文显示,则修改的方法是:在"窗口->转换"的右侧设置项"远程字符集"下拉列表框中选择"UT
F-8",如图3所示。2.SecureCRT远程管理工具?该软件将SSH(Secure?http://c.biancheng
.net/shell/Shell)的安全登录、数据传送性能与Windows终端仿真提供的可靠注、可用性和可配置性融于一身。?使
用此工具的优势是,管理多台服务器时可以很方便地记住多个地址,并且可以设置自动登录,方便远程管理,效率很高。但与PuTTY相比,
SecureCRT需要安装,并且是一款共享软件,不付费注册不能使用(网络上散布有一些注册码,读者可自行搜索使用)。安装Secu
reCRT并启动后,单击"快速连接"按钮,输入IP地址和用户名,按照提示输入密码即可登录,与PuTTy类似?Secure
CRT默认不支持中文(中文会显示为乱码),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建立连接后,进入“选项”菜单,选择“会话选项”,在“终端->仿真”的
右侧设置项“终端”下拉列表框中选择“Xterm”,勾选“ANSI颜色”复选框支持颜色显示,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所示。图
5SecureCRT仿真设置在“终端->外观”的右侧设置项“当前颜色方案”下拉列表框中选择“Traditional(传统)”
,“标准字体”和“精确字体”均选择中文字体,如新宋体或楷体,并确保“字符编码”选择为“UTF-8”(CentOS默认使用的中文字
符集为UTF-8),取消勾选“使用Unicode线条绘制字符”复选框,保存即可,如图6所示。六、Linux使用注意事项?
Linux严格区分大小写Windows下的程序不能直接在Linux中使用Linux不靠扩展名区分文件类型Linux中所
有内容(包括硬件设备)以文件形式保存Linux中所有存储设备都必须在挂载之后才能使用?七、Linux文件目录结构一览表?多数Li
nux发行版系统都遵循FHS标准(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清楚地了解每个目录应该存放什么类型的文件。Linu
x系统的根目录(/)最为重要(没有之一),其原因有以下2点:所有目录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的;根目录与系统的开机、修复、还
原密切相关;因此,根目录必须包含开机软件、核心文件、开机所需程序、函数库、修复系统程序等文件,如表1所示。一级目录功能(作用)
/lost+found/当系统意外崩溃或意外关机时,产生的一些文件碎片会存放在这里。在系统启动的过程中,fsck工具会检查这里
,并修复已经损坏的文件系统。这个目录只在每个分区中出现,例如,/lost+found就是根分区的备份恢复目录,/boot/los
t+found就是/boot分区的备份恢复目录/proc/虚拟文件系统。该目录中的数据并不保存在硬盘上,而是保存到内存中。主
要保存系统的内核、进程、外部设备状态和网络状态等。如/proc/cpuinfo是保存CPU信息的,/proc/device
s是保存设备驱动的列表的,/proc/filesystems是保存文件系统列表的,/proc/net是保存网络协议信息的..
..../sys/虚拟文件系统。和/proc/目录相似,该目录中的数据都保存在内存中,主要保存与内核相关的信息表2其他一级
目录及功能Linux/usr目录usr(注意不是user),全称为UnixSoftwareResource,此目录用于存
储系统软件资源。FHS建议所有开发者,应把软件产品的数据合理的放置在/usr目录下的各子目录中,而不是为他们的产品创建单独的
目录。Linux系统中,所有系统默认的软件都存储在/usr目录下,/usr目录类似Windows系统中C:\Wind
ows\+C:\Programfiles\两个目录的综合体。FHS建议,/usr目录应具备表3所示的子目录。子目录
功能(作用)/usr/bin/存放系统命令,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都可以执行。这些命令和系统启动无关,在单用户模式下不能执行/usr/
sbin/?存放根文件系统不必要的系统管理命令,如多数服务程序,只有root可以使用。/usr/lib/应用程序调用的函数库保
存位置/usr/XllR6/图形界面系统保存位置/usr/local/手工安装的软件保存位置。我们一般建议源码包软件安装在这个位置
/usr/share/应用程序的资源文件保存位置,如帮助文档、说明文档和字体目录/usr/src/源码包保存位置。我们手工下载的源
码包和内核源码包都可以保存到这里。不过笔者更习惯把手工下载的源码包保存到/usr/local/src/目录中,把内核源码保存到
/usr/src/linux/目录中/usr/includeC/http://c.biancheng.net/cplus/C+
+?等编程语言头文件的放置目录表3/usr子目录及其功能Linux/var目录/var目录用于存储动态数据,例如缓存、
日志文件、软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件等。通常,此目录下建议包含如表4所示的这些子目录。/var子目录功能(作用)/var/lib
/程序运行中需要调用或改变的数据保存位置。如?http://c.biancheng.net/mysql/MySQL?的数据库保存在
/var/lib/mysql/目录中/var/log/登陆文件放置的目录,其中所包含比较重要的文件如/var/log/mes
sages,/var/log/wtmp等。/var/run/一些服务和程序运行后,它们的PID(进程ID)保存位置/var
/spool/里面主要都是一些临时存放,随时会被用户所调用的数据,例如/var/spool/mail/存放新收到的邮件,/va
r/spool/cron/存放系统定时任务。/var/www/RPM包安装的Apache的网页主目录/var/nis和/v
ar/ypNIS服务机制所使用的目录,nis主要记录所有网络中每一个client的连接信息;yp是linux的ni
s服务的日志文件存放的目录/var/tmp一些应用程序在安装或执行时,需要在重启后使用的某些文件,此目录能将该类文件暂时存放起来
,完成后再行删除表4/var子目录及其功能根据以上各表列举的各目录及作用,如果我们要做一些实验和练习,需要创建一些临时文件,应
该保存在哪里呢?答案是用户的宿主目录或/tmp/临时目录。但是要小心有些目录中不能直接修改和保存数据,比如/proc/fn/
sys/目录,因为它们是保存在内存中的,如果在这里写入数据,那么你的内存会越来越小,直至死机;/boot/目录也不能保存额外数
据,因为/boot/目录会单独分区作为启动分区,如果没有空闲空间,则会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启动。总之,Linux要在合理的目录下
进行操作和修改。Linux一切皆文件(包含好处和弊端)?http://c.biancheng.net/linux_tutorial
/Linux?中所有内容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和管理的,即一切皆文件,普通文件是文件,目录(Windows下称为文件夹)是文件,硬
件设备(键盘、监视器、硬盘、打印机)是文件,就连套接字(http://c.biancheng.net/socket/socket)
、网络通信等资源也都是文件。Linux系统中,文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普通文件类似mp4、pdf、html这样,可直
接拿来使用的文件都属于普通文件,Linux用户根据访问权限的不同可以对这些文件进行查看、删除以及更改操作。2)目录文件对于用惯
Windows系统的用户来说,目录是文件可能不太好理解。Linux系统中,目录文件包含了此目录中各个文件的文件名以及指向这些
文件的指针,打开目录等同于打开目录文件,只要你有权限,可以随意访问目录中的任何文件。注意,目录文件的访问权限,同普通文件的执行权限
,是一个意思。3)字符设备文件和块设备文件这些文件通常隐藏在/dev/目录下,当进行设备读取或外设交互时才会被使用。?例如,
磁盘光驱属于块设备文件,串口设备则属于字符设备文件。Linux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要么是块设备文件,要么是字符设备文件。4)套接
字文件(socket)套接字文件一般隐藏在/var/run/目录下,用于进程间的网络通信。5)符号链接文件(symbolic
link)类似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是指向另一文件的简介指针(也就是软链接)。6)管道文件(pipe)主要用于进程
间通信。例如,使用mkfifo命令创建一个FIFO文件,与此同时,启用进程A从FIFO文件读数据,启用进程B从
FIFO文件中写数据,随写随读。“一切皆文件”的利弊和Windows系统不同,Linux系统没有C盘、D盘、E盘那么
多的盘符,只有一个根目录(/),所有的文件(资源)都存储在以根目录(/)为树根的树形目录结构中。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是,开发者仅需要
使用一套API和开发工具即可调取Linux系统中绝大部分的资源。举个简单的例子,Linux中几乎所有读(读文件,读系统状
态,读socket,读PIPE)的操作都可以用read函数来进行;几乎所有更改(更改文件,更改系统参数,写socket,
写PIPE)的操作都可以用write函数来进行。不利之处在于,使用任何硬件设备都必须与根目录下某一目录执行挂载操作,否则无法
使用。我们知道,本身Linux具有一个以根目录为树根的文件目录结构,每个设备也同样如此,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如果我们想通过Li
nux上的根目录找到设备文件的目录结构,就必须将这两个文件系统目录合二为一,这就是挂载的真正含义。?什么是挂载,Linux挂载详
解当在Linux系统中使用这些硬件设备时,只有将Linux本身的文件目录与硬件设备的文件目录合二为一,硬件设备才能为我们所用。
合二为一的过程称为“挂载”。挂载,指的就是将设备文件中的顶级目录连接到Linux根目录下的某一目录(最好是空目录),访问此目录
就等同于访问设备文件。纠正一个误区,并不是根目录下任何一个目录都可以作为挂载点,由于挂载操作会使得原有目录中文件被隐藏,因此根目录
以及系统原有目录都不要作为挂载点,会造成系统异常甚至崩溃,挂载点最好是新建的空目录。举个例子,我们想通过命令行访问某个U盘中的
数据,图1所示为U盘文件目录结构和Linux系统中的文件目录结构。?图1U盘和Linux系统文件目录结构图
1中可以看到,目前U盘和Linux系统文件分属两个文件系统,还无法使用命令行找到U盘文件,需要将两个文件系统进行挂载
。?接下来,我们在根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sdb-u,通过挂载命令将U盘文件系统挂载到此目录,挂载效果如图2所示。图2
文件系统挂载可以看到,U盘文件系统已经成为Linux文件系统目录的一部分,此时访问/sdb-u/就等同于访问U盘。
?八、Linux命令基本格式(详解版)本节开始,我们不会再见到图形界面了,因为对服务器来讲,图形界面会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而且会安
装更多的服务、开放更多的端口,这对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负面影响?命令提示符登录系统后,第一眼看到的内容是:[root@loc
alhost~]#这就是Linux系统的命令提示符。那么,这个提示符的含义是什么呢?[]:这是提示符的分隔符号,没有特殊含义
。root:显示的是当前的登录用户,笔者现在使用的是root用户登录。@:分隔符号,没有特殊含义。localhost:当前系统
的简写主机名(完整主机名是localhost.localdomain)。~:代表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此例中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是家
目录。#:命令提示符,Linux用这个符号标识登录的用户权限等级。如果是超级用户,提示符就是#;如果是普通用户,提示符就是$
。家目录是什么?Linux系统是纯字符界面,用户登录后,要有一个初始登录的位置,这个初始登录位置就称为用户的家:超级用户的家目
录:/root/。普通用户的家目录:/home/用户名/。?命令的基本格式[root@localhost~]#命令[选项][参
数]命令格式中的[]代表可选项,也就是有些命令可以不写选项或参数,也能执行。命令的选项用于调整命令功能,而命令的参数是这个命令
的操作对象。?linuxls命令: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ls是最常见的目录操作命令,主要作用是显示目录下的内容。这个命令的基本信
息如下:命令名称:ls。英文原意:list。所在路径:/bin/ls。执行权限:所有用户。功能描述:显示目录下的内容。命令格式[r
oot@localhost~]#ls[选项][文件名或目录名]?常用选项-a选项a是all的意思,也就是显示隐藏文件
,在?http://c.biancheng.net/linux_tutorial/Linux?中以"."开头的文件是隐藏文件,只有
通过"-a"选项才能査看。隐藏文件不是为了把文件藏起来不让其他用户找到,而是为了告诉用户这些文件都是重要的系统文件,如非必要,不要
乱动!?"-l"选项[root@localhost~]#ls-l总用量44-rw-------.1rootroot12
071月1418:18anaconda-ks.cfg-rw-r-r--.1rootroot247721月14
18:17install.log-rw-r-r--.1rootroot76901月1418:17install
.log.syslog#权限引用计数所有者所属组大小文件修改时间文件名我们已经知道"-l"选项用于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那么"-l"选项显示的这7列分别是什么含义?第一列:权限,具体权限的含义将在后续章节中讲解。第二列:引用计数,文件的引用计数代
表该文件的硬链接个数,而目录的引用计数代表该目录有多少个一级子目录。第三列:所有者,也就是这个文件属于哪个用户。默认所有者是文件的
建立用户第四列:所属组,默认所属组是文件建立用户的有效组,一般情况下就是建立用户的所在组。第五列:大小,默认单位是字节。第六列:文
件修改时间,文件状态修改时间或文件数据修改时间都会更改这个时间,注意这个时间不是文件的创建时间。第七列:文件名。?"-d"选项某个
目录的详细信息?"-h"选项-h"选项就是按照人们习惯的单位显示文件大小的,?"-i"选项每个文件都有一个被称作inode(i
节点)的隐藏属性,可以看成系统搜索这个文件的ID,而"-i"选项就是用来査看文件的inode号的?Linuxcd命令:切换
目录?cd是切换所在目录的命令,这个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命令名称:cd。英文原意:changedirectory。所在路径:h
ttp://c.biancheng.net/shell/Shell?内置命令。执行权限:所有用户。功能描述:切换所在目录。?命令格
式[root@localhost~]#cd[目录名]?cd命令是非常简单的命令,仅有的两个选项-P和-L的作用非常有
限,很少使用:-P(大写)是指如果切换的目录是软链接目录,则进入其原始的物理目录,而不是进入软链接目录;-L(大写)是指如果切换的
目录是软链接目录,则直接进入软链接目录。?常见用法常见用法:cd命令切换目录只需在命令后加目录名称即可简化用法:cd命令可以识别一
些特殊符号。用于快速切换所在目录特殊符号作?用~代表用户的家目录-代表上次所在目录.代表当前目录..代表上级目录表1cd命令
的特殊符号[root@localhostsrc]#cd~[root@localhost~]#?[root@localhos
t~]#cd/usr/local/src/#进入/usr/local/src/目录[root@localhostsrc]#
cd-/root?[root@localhost~]#cd/usr/local/src/#进入测试目录[root@loca
lhostsrc]#cd..#进入上级目录[root@localhostlocal]#pwd/usr/local#pwd是
査看当前所在目录的命令,可以看到我们进入了上级目/usr/local/[root@localhostlocal]#cd.#进
入当前目录[root@localhostlocal]#pwd/usr/local#这个命令不会有目录的改变,只是告诉大家"."
代表当前目录。?Linuxmkdir命令:创建目录(文件夹)?mkdir?是创建目录的命令,其基本信息如下:命令名称:mkdir
。英文原意:makedirectories。所在路径:/bin/mkdir。执行权限:所有用户。功能描述:创建空目录。命令格式:
[root@localhost-]#mkdir[选项]目录名?Linuxrkdir命令:删除空目录rkdir是命令用于删
除空目录,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命令名称:rkdir。英文原意:removeemptydirectories所在路径:http:
//c.biancheng.net/shell/Shell?内置命令。执行权限:所有用户。功能描述:切换所在目录。命令格式:[ro
ot@localhost~]#rmdir[-p]目录名-p选项用于递归删除空目录。命令后面加目录名称即可,但命令执行成功
与否,取决于要删除目录是否是空目录,因为rmdir命令只能删除空目录。?[root@localhost~]#rmdir-
plm/movie/jp/cangls注意,此方式先删除最低一层地目录(这里先删除cangls),然后逐层删除上级目录,删除时
也需要保证各级目录是空目录。?Linuxtouch命令:创建文件及修改文件时间戳?touch命令不光可以用来创建文件(当指定操
作文件不存在时,该命令会在当前位置建立一个空文件),此命令更重要的功能是修改文件的时间参数(但当文件存在时,会修改此文件的时间参数
)。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命令名称:touch。所在路径:http://c.biancheng.net/shell/Shell?内置
命令。功能描述:创建文件及修改文件时间戳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touch[选项]文件名-a:只修改
文件的访问时间;-c:仅修改文件的时间参数(3个时间参数都改变),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不建立新文件。-d:后面可以跟欲修订的日期,
而不用当前的日期,即把文件的atime和mtime时间改为指定的时间。-m:只修改文件的数据修改时间。-t:命令后面可以跟欲修订的时间,而不用目前的时间,时间书写格式为YYMMDDhhmm。?Linux系统中,每个文件主要拥有3个时间参数(通过stat命令进行查看),分别是文件的访问时间、数据修改时间以及状态修改时间:访问时间(AccessTime,简称atime):只要文件的内容被读取,访问时间就会更新。例如,使用cat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的内容,此时文件的访问时间就会发生改变。数据修改时间(ModifyTime,简称mtime):当文件的内容数据发生改变,此文件的数据修改时间就会跟着相应改变。状态修改时间(ChangeTime,简称ctime):当文件的状态发生变化,就会相应改变这个时间。比如说,如果文件的权限或者属性发生改变,此时间就会相应改变?【例1】touch命令创建文件。[root@localhost~]#touchbols#建立名为bols的空文件?【例2】在例1的基础上修改文件的访问时间。[root@localhost~]#ll--time=atimebols#查看文件的访问时间-rw-r--r--1rootroot0Sep2521:23bols#文件上次的访问时间为9月25号21:23[root@localhost~]#touchbols[root@localhost~]#ll--time=atimebols-rw-r--r--1rootroot0May1516:36bols#而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也不会报错,只是会修改文件的访问时间。?【例3】修改bols文件的atime和mtime。[root@localhost~]#touch-d"2017-05-0415:44"bols[root@localhost~]#llbols;ll--time=atimebols;ll--time=ctimebols-rw-r--r--1rootroot0May42017bols-rw-r--r--1rootroot0May42017bols-rw-r--r--1rootroot0Sep2521:40bols#ctime不会变为设定时间,但更新为当前服务器的时间?Linuxln命令:在文件之间建立链接(硬链接和软链接)详解版?????????????????????????????????????
献花(0)
+1
(本文系小英xse280j...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