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诗就要换一种说法

 elabman 2019-05-24

  诗是讲格局和意境的。现在诗人写诗,真是不敢恭维,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太直白。诗不是宣誓、不是表白、不是嚎叫,而是抒情,抒发情感。同样的人事,同样的心情,真正的诗人写出来的诗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诗人,写出来也不一样。这里想拿李白、杜牧、李商隐这三位古代诗人谈谈写诗的格局和意境。

        李白垂暮之年,夜郎赦还,心情是快活的。但在他诗里,也就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说今早出发的时候,天上的云出奇地好看,船儿呢,也出奇地快,一天功夫,一千里就过去了。这首诗里,李白并没有写他的快活心情,可读这首诗时,快活的感觉早已溢于言表了。

        同样写快活,格局和意境是不一般的。杜甫写快活,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看上去也就是四个景致,人的经验里有的,平时的境遇里未必常有的景致。其实在诗里也就是他想像里的四幅画。但细细品味这首诗,那快活的感觉就早已跃然纸上了。

  杜牧写赤壁之战是这样写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前两句他换个说法,极具神采和沧桑地写他对史上一次战役的回顾。后两句他用“东风”二字,写了东吴的胜算和天意。后以“锁二乔”写了唯有胜利才能避免的耻辱。其实,他只用了后两句的十四字,就写出了赤壁之战。

        杜牧还有一首《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外放出京时想起了盛唐的鼎盛。但他换了个说法:如今是好时候,我不求上进,很没出息地流连天上的孤云、山中的僧人。这回要去外地了,就远远看一眼太宗的陵墓吧。这首诗留给了尘世一种不朽的心志。

  李商隐的《锦瑟》,开头两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其实就是很悲伤地回忆过去的岁月。可李商隐换了个说法。瑟早先是五十弦的。因为声音太悲伤,改成了二十五弦。李商隐说,眼前的锦瑟怎么是五十弦呢?原来我度过了太多的悲伤的年华了。他把二十五弦看成五十弦,也暗藏了他的悲伤感觉,意境藏在诗句里。

        李商隐有一首绝句《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这么短的篇幅里,要写许多年的离情和伤感怎么写?他换了个写法,用了蕴藉的绘画般的话语,写了阔别和收到了书信,说了自己的以往和今时,看似淡淡的,内心的伤感却宣泄到了极致,这就是写诗的格局。

        所以,写诗是情、景、意的共同结合。它不在于咬文嚼字,而在于对诗歌意境的领悟。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杳无人烟的西疆大漠,每一处,都能在古诗中寻觅到其身影。要写诗,请多研究古诗的写作方法,从中或许能够为我们写诗提供帮助,有所启发,写出富有时代意义的好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