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外的水池,用作沤麻塘,可以和唱对歌的,是美丽的三姑娘。 苘(qǐng)麻散生在丹河堤坝外、田间小路旁,那毛茸茸的大叶子,包裹碎麦,外以麻皮缠绕,便可造麹。 三五成群的小孩子,最喜欢初开的黄花、鲜嫩的绿果,碰一下香气溢出来,吃起来滑滑的。 果子长着长着就成了半个磨盘,白色的种子芝麻一样,藏在格子里,等种子变成黑芝麻的样子,磨盘就裂开了。 丹河的河滩里,是种植的苘麻地,麻丛又高又密,笔直笔直地。 收麻的季节,打掉麻叶,众人或割或拔,捆成个子,前撅后翘地扛在肩上,扔进东门外的池塘里,联系(jì)成方,像筏子一样,压上石块,等待它发酸发臭,沤得麻皮麻秆分离,水中摆洗一下,苘麻皮成了又白又软的麻纱。 或趁着新鲜时,从根部整圈剥离麻皮,将麻皮伸进系在树干上的铁丝圈里,攥着麻皮麻秆用力拉扯,滑滑的麻皮就完整地剥下来了,再沤麻皮不迟。 《诗经·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綯(táo)。”白天田间劳作,夜晚搓辫绳索、织麻包。 昏昏灯火下,摇起绳车纺麻经,吱扭吱扭声里,麻经被拉长,一扯一收间,又被一圈圈套在绳车上。
粗经打成井绳、缰绳,细经打成小绳、箔(bó用苇子、秫秸等做成的帘子)经。 众人齐上阵,于空旷处,两端系挂麻经,安上绳瓜,一起摇啊摇,麻瓜从绳拖走到对面,绳子打成。 (上图,绳瓜) 李时珍:“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湿处,人亦种之。叶大似桐叶,团而有尖。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如半磨形,有齿,嫰青老黑。 中子扁黑,状如黄葵子。其茎轻虚洁白。北人取皮作麻。以茎蘸硫磺作焠灯,引火甚速。其嫰子,小儿亦食之。” 苘麻整株有淡淡的香气,不可言说,无法类比,今日方知那是云香气味。 《唐本草》:“苘实,味苦,平,无毒。主赤白冷热痢,散服饮之。吞一枚,破痈肿。” 李时珍: “治生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唐慎微:“古方亦用根。” 现存最早的用药理论,记载于《周礼》,“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人体官窍多分泌涎滑之液,以长养诸窍。取象比类,故涎滑之物养窍。涎滑之物不可握,故滑又可去除粘着(zhuó)而性通利。赤白冷热痢又名滞下,病机为邪气留滞下窍;痈肿则为毛窍不利;生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为眼窍不利、翳膜瘀肉睫毛粘着。苘麻治病之功,皆因其涎滑而生。 中药苘麻子来源于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苘麻为锦葵科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枝被柔毛。叶互生,圆心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花单生于叶腋,黄色,蒴果半球形,分果爿(pán)15-20,被粗毛;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花期7-8月。 我国除青藏高原不产外,其他各省区均产,东北各地有栽培。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分布于越南、印度、日本以及欧洲、北美洲等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