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蚱蝉:餐风饮露称仙家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菀()彼柳斯,鸣蜩(tiáo)嘒嘒(huì)。”(《诗经·小弁(pán)》)

它在树上嘒嘒叫“知了”(“解了”),活在土里名“知了鬼儿”。地下之鬼,登高羽化,餐风饮露而成仙,人们称它“仙家”。

须雨后,光着脚,在树下面,把一个个小洞口,轻轻戳,或许坍塌成井,里面就有个会动的鬼儿。小孩子既期待,又胆怯。

或在傍晚,它刚破土,或夜稍深些,趁它在树干上蜕壳,黑黑地“摸仙家”。

白天想逮它有点儿难,还未接近,早就一脬( pāo)仙尿,“忒儿”地一声飞了。

小孩子有办法,嚼一把新麦,得一坨面筋;或以竹蔑做小圈,扑上蛛网,即可手持长杆粘知了。更有调皮者,拽一根马尾,在短杆上做个活扣,悄悄上树,像套马一样套住知了那方额大头。

《礼记·月令》有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故五月采蝉,疗小儿。“此蜩复五月便鸣,俗云五月不鸣,婴儿多灾,今其疗也专主小儿也。”(《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味咸,寒。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生杨柳上。” 

蚱蝉的功用取自餐风饮露、昼鸣夜息、蜕化等生活习性。《本草衍义》:“古人以谓饮风露,信有之,盖不粪而溺,亦可见矣。”

知了鬼从地下钻出,登高羽化,餐风饮露,未见蝉有屎,但知蝉撒尿,这正是古人崇拜的羽化登仙对象。

蝉感风露之气,故治惊痫风疾。

蝉所蜕之壳,名枯蝉,又名蝉蜕。

唐代医方已多用其蜕,为何古人用身,今人用蜕。李时珍:“吸风饮露,其气清虚。故其主疗,皆一切风热之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各从其类也。又主哑病、夜啼者,取其昼鸣而夜息也。”

古人用药治病,物我一体,取象比类。

《本草求真》“盖蝉本木余气所化,饮风露而不食。其言能治肝经风热者,因体气轻虚而味甘寒之意也。其言能治妇人生子不下,及退翳膜侵睛胬肉满眦者,因其性有善脱之意也。

其言能治皮肤疮疥瘾疹者,以其所取在壳之意也,以皮治皮。其言能治中风不语者,以其蝉声清响之意也,以声通声。其言能治小儿夜啼者,以其昼鸣夜息之意也。古人立药治病,何在不有义存,惟在人细自审用耳。”

蚱蝉(Cryptotympana pustulataFabricius):蚱蝉成虫栖息在树为产卵盛期。以卵越冬者,翌年6月孵化若虫,并落入土中生活,秋后向深土层移动越冬,来年随气温回暖,上移刺吸为害。孵化出的若虫立即入土,在土中的若虫以土中的植物根及一些有机质为食料。若虫在土中生活数年才能完成整个若虫期,生长成熟的若虫于傍晚由土内爬出后于午夜时分羽化。

中药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