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身气功防治疾病的应用现状及理论探讨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编辑推荐语

健身气功可调身、调神、调心、舒筋利节、协调脏腑功能,对于各种慢性疾病,能有效防止其加重,对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符合中医理论中“形神合一”的观念。从作用机制分析,健身气功可调节大脑功能、提高免疫和代谢功能,促进疾病向愈

[摘要]从中医“治未病”视角探讨健身气功防病治病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制。健身气功可调身、调神、调心、舒筋利节、协调脏腑功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符合中医理论中“形神合一”的观念。从作用机制看,健身气功可调节大脑功能、提高免疫和代谢功能,促进疾病向愈

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日渐丰富,人们越发关注自身健康。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合理的健身方法,减少疾病发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同时,伴随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老年慢性疾病的调理及康复成为社会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围绕这一目标,本项目针对健身气功对疾病的康复作用和对身体的保健作用进行论述,并探讨其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1  健身气功的应用现状

健身气功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传统养生的方式之一,已被国家体育总局确立为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气功是方式,健康是目标,健身气功可促进气机调畅,气血运行自如,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健身气功的不同功法对身心疾病的调治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健身气功包括易筋经、五禽戏、大舞、六字诀、八段锦、十二段锦等共9种,因其动作和缓、运动强度小、配合呼吸吐纳等特点,深受各年龄段人群的喜爱,并能调整亚健康状态,对慢性疾病具有协助治疗的作用。

1.1  八段锦

八段锦能有效降低慢性腰痛的腰痛指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腰腹肌的功能。对于行动不便或体弱的人群,可推荐坐式八段锦来缓解慢性腰背痛。运动性疲劳患者,因气血有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机体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不适宜做大强度活动,可以进行八段锦练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肌肉力量,改善脏腑功能,对运动性疲劳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如2型糖尿病,坚持练习八段锦,能明显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促进疾病恢复,同时可有效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身体健康的大学生,练习八段锦可调节其心理健康,受试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不良情绪均有显著改善。

1.2  五禽戏

五禽戏可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有效降低倒地风险,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练习五禽戏,可以缓解胸椎腰椎侧弯程度,调节脊柱活动度平衡,增加脊柱前屈、侧屈活动能力,进而改善脊柱柔韧性,重塑体型。

1.3  大舞锻炼

研究者指导中老年女性进行6个月的大舞锻炼,观察锻炼前后血脂、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结果显示练习者的动脉血压、总胆固醇等显著降低,提高了心脏射血能力,降低血液黏滞性和红细胞聚集性,改善血流变、心脏功能以及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恶性事件的发生,并能纠正练习者的亚健康状况,提高身体素质。

1.4  六字诀

六字诀功法重在调息,对气息的调整使练习者在情绪、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得到放松,机体内环境趋于平和。对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练习六字诀,每日30 min,坚持15 d后进行测试,心绞痛稳定状态、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治疗满意度等方面均令人满意,且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3个月的六字诀锻炼,可对大脑功能产生积极影响,明显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改善记忆力。在老年痴呆发病率日趋增长的老龄化社会,及早干预可延缓或防止出现严重的疾病进展。

1.5  其他功法的应用

为对照不同功法,观察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对糖尿病患者的调治作用,结果显示三种功法均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果糖胺,疗效较为稳定,其中六字诀健身气功效果更为显著,同时能降低血压,增加心脏射血能力,有效缓解动脉硬化。通过练习,使气机运行调畅,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避免疾病的产生。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体内的免疫球蛋白(Ig)下降,通过指导其规律练习健身气功,Ig上升,免疫能力得到提高,促进运动性疲劳的快速恢复。

当今社会,各种慢性疾病发病广泛,如颈椎病、腰椎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身体不适逐渐影响心理健康。选择学校中久坐的大学生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发现参与者的颈椎病、腰椎病、心血管疾病等得到良好控制,并有助于消除抑郁、焦虑、偏激等心理问题,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基于大学生受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参与者进行柔力球和八段锦的练习,其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指标均发生良性变化,表明健身气功作为一种健身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优美体形。

2  理论探讨

《中医气功学》关于气功的定义是“以古典哲学思想为指导,以调身、调心、调息融为一体的操作为内容,以开发人体潜能为目的的身心锻炼技术”。健身气功注重身心同调,与中医理论中的“形神合一”观念相吻合,是《内经》中“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精神主旨。

2.1  调身

身,“躯也,总括百骸曰身”(《九经韵览》)。调身是练习者通过对身形、肢体的控制,进而调节人体身、心、神的功能,并通过身体、肢体、心神的相互配合达到入静状态。《庄子·知北游》中提到:“形乃长生,养形之事,虽不足为,但不可不为。”庄子提倡“动以养形”的养生思想,则是指以运动(以静为参照)的方式,达到养护形体的办法。

健身气功的特点为动静相宜,通过维持一定姿势、体位或动作,使意念集中于某处,沉思或默念,松弛及调节呼吸,内观自身的感觉和自我体验。动则适度活动身体,静则调整呼吸吐纳,“不妄作劳”。现代研究得知,坚持进行健身气功的锻炼,无论是外在的肢体筋脉疾病,还是内在的脏腑组织器官疾病,均能促进其康复,并对患者体质产生良好的调整作用,形成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良性循环。

2.2  调息

调息,指调气息。《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难经·八难》有言:“气者,人之根本也。”这充分说明真气在人体内的重要性,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功能基础。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张介宾有云:“呼接于天,故通乎气;吸接于地,故通于精。”意指吐纳天地之间的精华之气。健身气功以养气、行气、练气为主要内容,通过气功锻炼促使体内的真气不断生发,沿体内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路线正常运行,内通于五脏六腑,外达至四肢百骸,人体上下、内外、表里无处不到,气血流注,循环往复,生命不息,循环不止,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和益寿延年的目的。

国医大师陆广莘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生生之道”的健康生态医学模式,重视生命层次和气的作用,调畅气机的升降开合,不主张多用药,其主要学术思想与气功的理念呈现高度契合。

2.3  调心

心,有两个含义,一为心脏,二为心神。《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代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可以进行思维、记忆并产生情感。《素问·六节藏象论》言:“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张介宾曰:“聪明智慧,莫不由之。”《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心的生理功能之一。另一方面,心主血脉,以藏神,《灵枢·悬解》有:“心藏脉,脉舍神。”心与神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基于“形神合一”的观念建立起来的。因此,“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不知爱神,只知爱身。不知形者载身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败则马奔,自然之至理也”(南宋·周守忠《养生类纂》),强调爱神、养神、调神、养心的重要性。

2.4  协调脏腑、舒筋利节

健身气功通过肢体术式对人体经络产生直接刺激和疏通作用,使肢体灵活、动作便利,《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属,并由此通过经络的作用调节脏腑促进气血运行,进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如《后汉书·华佗传》谓:“动摇则谷气得消。”意指五禽戏对脾、胃等脏腑功能的调整作用;再如八段锦中的术式可针对性调理相应脏腑功能,如“左右开弓似射雕”可疏导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适用于大多数长期伏案的工作者和工作压力大之人。

综上,健身气功是以健身为目的,以较为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使练习者的身心状态趋向于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合一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能调节肢体、调整呼吸、调理心神,以发掘人体自身的潜能,激发人体的正气,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常年练习者进行调查,超过一半的中老年练功者都有较强的幸福感,心理调节能力较高,心态平和,很少有抑郁和焦虑的情况出现。身体的亚健康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身体素质和幸福感均获提升,真正达到身心合一。正如《云笈七签》云:“若加之寒温适时,起居有节,滋味无爽,调息有方,精气补于泥丸,魂魄守藏,吐故纳新,嗜欲无以干其心,邪淫不能惑其性,此则持身之上品,安有不延年者哉。”

3  健身气功的机制研究

3.1  调节大脑功能

人体在闭目安静清醒状态下,大脑被记录到的主要波形是α波,表明大脑皮层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处于放松情形。α波分为低频α1波和高频α2波,α1波代表的安静程度更高,α2波则具有“放松性警觉”的兴奋倾向,良好的α波意味着大脑具有较高的意识活动水平和较稳定的情绪表现。大学生进行八段锦训练后,均能够由“身之平衡”进而诱发调心效应产生静心安神的作用。并且对不同性别的大脑不同脑区α1频带和α2频带的调节有显著差异,这种调节效应的差异性提示了八段锦具有诱发“心之平衡”的作用,以及将不同性别的心理活动调至一致的特点。此外,练习八段锦可上调脑内褪黑素的分泌,提高睡眠质量和抗氧化能力,改善睡眠,促进中年女性身心健康以延缓衰老。

3.2  加强脏腑功能

在练习健身气功过程中,通过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加上动作的起、降、开、合,膈肌活动幅度加大,使胸腔的挤压刺激逐渐增强,呼吸深度加深,由此以加强心肺功能,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等有较好的疗效,可延缓其肺功能下降进程,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练习五禽戏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康复。

3.3  提高免疫功能

易筋经的锻炼对中老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产生积极影响,并对其免疫平衡有调节作用。引导无运动习惯的老年人进行易筋经练习,其免疫学指标T细胞亚群CD4+CD8+、自然杀伤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表明易筋经能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糖尿病患者练习健身气功后,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有助于血糖的恢复;同时,白细胞介素-12IL-12)显著性升高,白细胞介素-4IL-4)降低,反映了T淋巴细胞能互相调节,维持免疫的动态平衡和机体内环境的恒定,表明健身气功能够提高免疫功能水平。据研究,戒毒患者的免疫功能呈低下状态,容易罹患各种免疫缺陷性疾病,引导戒毒人群练习八段锦,练习者总T细胞(CD3+)增加,CD4+细胞和CD4/CD8比例明显升高,免疫抑制性细胞明显降低,表明练习者免疫能力有所提高。

3.4  改善机体代谢

练习健身气功能调畅气机,气血运行畅通,脏腑功能趋于正常,机体内的病理产物能及时被清除。如提高中老年人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醇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程度,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危害,有助于延缓衰老。同时使中老年人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升高,同时HDL-CLDL-C含量趋于良性的双向转变,这对有效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大有裨益。绝经期女性练习健身气功后,其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NO含量均有显著下降,提示坚持练习健身气功对改善绝经后女性骨代谢具有积极作用,并具有减轻骨密度下降的趋势,可预防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骨折等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4  小结


健身气功运动和缓,注重身心同调,可舒筋利节、调理脏腑、调和阴阳,有助于改善练习者的体质。对于各种慢性疾病,能有效防止其加重,对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中“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防治宗旨。但健身气功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需结合心理学、中医学、养生保健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练习的动作要规范避免受伤,切实达到健身的目的,需要优秀的健身气功指导员进行专业化指导,在中医“三因制宜”理论的指导下,综合每个人的身体特点及疾病状态,形成个体化健身方案,令其受益终生。

编者按:该文刊载于《山东中医杂志》2019年第2期,本期原文见链接。

责任编辑:张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