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应物的一首禅诗,真而不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种淡远的禅意

 太行森林 2019-05-24

唐代诗人韦应物是深受大家喜爱的读者,每当读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就能感受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田园山水,讴歌隐逸为多,他长于五言,技巧纯熟,总体风格闲淡简远。下面这首诗就体现了他的这种风格特点,先一起欣赏。

喜园中茶生

唐代: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韦应物仕途坎坷,命运波折,他宦海沉浮几十年,虽然早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后来逐渐地学习王维的隐逸情怀。他生性淡泊,不慕名利,以隐居为乐。他在地方为官时两袖清风,内心经常极度苦闷和孤独。唐代时佛教的传入,也间接地影响到他的思想发展,他想重新寻找精神的支撑点,以求心有所寄、灵有所托。

韦应物曾经先后在滁州、江州和苏州做过刺史,他好佛事,也喜饮茶,在公余之暇种植茶树,个性超逸出尘,这首诗就是写在任上时候的作品。“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首联就表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他平时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这里的“涤尘烦”是一语双关,既是清洗空气和房间里灰尘,也是他不愿同流合污,要洗涤心灵的污垢。

诗人认为饮茶是为了涤除尘烦,亦即洗去心中的郁闷,使高洁的性格不会受到污染。“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这两句充分表明诗人很懂茶,茶树生长在山冈的原野,那里清新洁净,没有外来的污染,而且可以驱除胸中的烦闷,令人爱不释手。诗人勤政爱民,又经常伏案劳作,常常头疼目涩、四肢不活,所以他就在闲暇时自己栽种茶树。

接下来描写诗人种植茶树的情况,“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诗人于办公之余在官署的荒园里开荒种树,之后也没有太多时间打理,任其自生自灭。“聊因、率尔”,表现出诗人漫不经心的态度,显得轻松自然,也彰显出佛家不执著人生、任运随缘的人生态度。虽然茶树无人精心照料,却依然长势喜人,也算是对主人一片厚爱的报答。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尾联禅意悠悠。诗人欣喜地看着新生的茶树,它们不仅像一个个茁壮成长的孩子,而且还能够和自己对话。作者采用拟人手法,赋予茶树以人的品格,内心喜悦之情也不禁外溢。也许从此以后,诗人就会加倍呵护这些“孩子们”,让其陪伴自己这位“幽人”,远离喧嚣和凡尘,恬淡地享受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真而不朴,华而不绮,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希望涤去尘烦,保持高洁的人生态度,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种淡远的禅意。诗人于悠然中释放本真,让心灵与俗世间有了一个很好的接入点,若即若离,却又独自浅吟低唱,洒脱而不放浪,闲适也不失坚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