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红茶的诞生,经历了哪些传奇故事?

 萌芽可期成长社 2021-05-04

你好,这是“约茶记”第15篇原创文章,我是茶小约。

本文导读: 以香高味浓著称于世的滇红茶,驰名中外,无数茶友喜爱不已,关于它的诞生又有那些故事呢?茶小约为您娓娓道来。

本期《约茶日记》小约为您分享一下关于云南红茶的相关故事。

2018年12月xx日/晴/周日

我第一次接触到正宗的滇红茶是表妹给我喝的“经典58”,印象最深的当属它的茶香,相当浓烈诱人。

表妹是滇红集团的茶艺师,很是了解滇红茶,她主要给我介绍了冯绍裘先生研发滇红的那段历史和滇红茶逐渐成名的故事。

与人交流,虽然利于学习和激发兴趣,但毕竟吸收到的知识不够系统,所以我又专门整理了一下滇红的材料,正文如下:

先说一下滇红茶的基本信息:

名称:属红茶类,“滇红”为云南红茶的简称。

产地: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

原料:云南当地大叶种茶树鲜叶(大叶种:中国著名茶树良种,云南省大叶类茶树品种的总称)

工艺: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

茶品特色: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以浓、强、鲜为其特色。

冯绍裘先生是机制茶之父、滇红创始人,是中国著名的红茶专家。他发现了中国红茶宝地,开启了中国红茶新纪元,也为我国培养出了大批的茶叶专家。

命运的安排

“七七事变”发生后,时局动荡,原本在祁门茶叶改良场的冯绍裘先生被疏散、离开。就此,他开始了自己与滇红茶的故事。

1938十月,冯绍裘和郑鹤春二人到达顺宁(现在的凤庆县)。

时值秋末冬初,顺宁县茶树成林,格外诱人。这里的茶树高达仗余,芽叶肥壮,白毫浓密,顶芽长嫩,产量好,品质高,二人见到后分外欣喜。

经过走访,冯绍裘了解到,当时云南的各个茶区只生产青毛茶,属绿茶一类。多是做成“紧形茶”,饼茶外销,沱茶内销,但是从未生产过红茶。这种情况让冯绍裘先生的心不安分起来,于是决心试一试,做云南红茶。

滇红问世

虽然热情满满,但是真正做起来也是各种压力层出不穷,冯绍裘先生采了部分“一芽二叶”的原料,经过多次尝试,制成了部分红茶和绿茶。当时的他还不知道,他已经打开了命运之门,开启了茶叶的新时代。

他将红绿茶的茶样邮寄到香港茶市,不料就此惊艳了整个茶界,该茶样堪称我国红绿茶中的上品,得知此事后,他的满腔热情更是高涨无比,要知道云南大叶种茶树在云南是很多的,而且这里气候适宜,环境优美,茶品必定是上乘的,产量也必定可观。想到此处,冯绍裘先生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开始着手进行建厂,批量生产。

顺宁实验茶厂建立

在取得当地政府同意后,上级决定由郑鹤春负责云南茶叶公司,冯绍裘负责建立顺宁实验茶厂,并进行“滇红”的试制生产和运销工作。

冯绍裘有条不紊的开始滇红茶的研制,选址、建厂、宣传、培训,终于组建完成顺宁实验茶厂,当时只有初、精制技工32名,后来这些人种大多数都成了茶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茶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批“滇红”制成

顺宁地处山区,交通困难,因此制茶的机器设备和物资,全部都是用骡马驮运的。为了保证滇红茶顺利试制,在机械设备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时候,他们采用土法人工制作。终于在1939年,第1批滇红茶终于试制成功,首批约500担,这第一批红茶当即用沱茶娄装运到香港,而后再改为木箱铝罐出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