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继续说“湿热”证,谈谈怎么分辨患者是...

 仁和堂老军医 2019-05-25
1、比舌苔
湿重于热:舌苔白腻,或白滑而厚,或白苔带灰兼黏腻浮滑,或白带黑点而黏腻,或兼有黑纹而黏腻;甚至舌苔满布,厚若积粉——总之是白苔唱主角的一系列症状。
热重于湿:舌苔黄腻,舌边尖红紫欠津,或舌苔黄白错杂,或舌苔纯黄少白,或黄色燥刺,或苔是白的但舌质是绛的;或黄苔中带黑,或白苔慢慢转变为黄苔乃至灰黑苔——此乃黄苔站C位的一系列症状。

2、查脉象
湿重于热:脉濡,或脉沉。
热重于湿:脉滑数。

3、看症状
湿重于热:神疲倦怠,头目胀痛,身体昏重,入裹如蒙,渴不欲饮,或不渴。
热重于湿:面赤气粗,烦渴而不欲饮,口气秽浊。

4、察大小便
湿重于热:小便短涩黄热,大便溏而不爽甚至出现水泻。
热重于湿:小便量少,颜色深黄,甚至出现红色,大便干燥,或溏泻,或便血紫黑。

5、特殊检查
腹诊患者胸腹,热重于湿者,经常出现胸腹热满,按之灼手,甚或按之作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