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式婚礼】受基督教的影响,十九世纪末开始,基督教信徒的婚礼中开始出现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趋势。图中的新娘着传统服装,头披西式头纱。民国时期,新娘婚服受到了西方服饰的明显影响,由浅入深,与传统风俗相结合;此时的新娘礼服与国外婚礼服装不同,也不等同于传统服饰,为中国新娘所特有。 (来自:旧影阁) 【上海时兆报馆】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时兆报馆(The Signs of the Times Publishing House)始于河南上蔡县开办印刷所。1908年3月,报馆迁移至上海。1912年,于沪东宁国路购得地基,自建厂屋。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迁移至香港。1939年3月,时兆报馆迁回上海。 (来自:旧影阁) 【上海南京路】上海有轨电车(英语:Shanghai Tramway),简称我英商电车公司 (英电 ),是最早运营的市内公共交通公司之一。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有轨电车线路开始运营;民国三年(1914年),无轨电车路线开始运营。 (来自:旧影阁) 【上海李鸿章雕像】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开始,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等纷纷在上海建立各种纪念碑、纪念像。二十世纪初,国内雕塑家开始在上海,为本土人士建像,、孙中山、宋教仁、李鸿章、盛宣怀、李书平、杨斯盛、叶澄衷等人的铜像纷纷落成。 (来自:旧影阁) 【嘉定南翔古猗园】南翔镇,位于上海市嘉定区东南部,距上海市中心18公里。505年(梁天监四年)在此建白鹤南翔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镇因寺而得名。古猗园(猗园)建于公元1522年至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为闵士藉(时任河南通判)所建。 (来自:旧影阁) 【嘉定】公元1746年(清朝乾隆十一年),由叶锦(洞庭山人 )购得并大兴土木,于1748年(清朝乾隆十三年)完工。1789年(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当地募捐购。清朝同治、清朝光绪年间,园中又增建了庵院、厅、堂、茶肆、酒楼等。 (来自:旧影阁) 【苏州】清朝,苏州城是苏州府府治所在。吴淞江(松江)发源松陵镇(苏州)以南瓜泾口,自西向东,在外白渡桥(上海)东入黄浦江,全长二百五十余里。开埠后,来上海的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直抵苏州。 (来自:旧影阁) 【苏州】19世纪末20世纪初,苏州河沿岸树立大量内河小火轮码头,是当时上海的内河客运中心(十六铺码头当时主要停靠海轮)。目前,吴淞江可由黄浦江内的上海港区驶入,沿河直达苏州宝带桥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日常吴淞江水深低时一般在2米以上,容百吨级船舶进入行驶。 (来自:旧影阁) 【苏州双塔】罗汉院双塔(定慧寺巷二十二号),始建于811年(唐朝咸通二年),为般若院,吴越时期为罗汉院(罗汉院双塔、正殿遗址前身)。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王氏兄弟建双塔。1860年(清朝咸丰十年),正殿毁于(庚申之劫)战火。 (来自:旧影阁) 【昆山】昆山全境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吴淞江、娄江横穿东西。东邻嘉定、青浦,西南与吴江相连,西邻苏州园区、相城区、吴中区,北邻太仓、常熟。【吴淞江沿岸老照片,1909年- 1915年。摄影:斯塔福德】 (来自:旧影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