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王献之《廿九日帖》看寄情翰墨,自由抒怀的风尚

 昵称40044036 2019-05-25




整理编缉 |《书法当代》 文章来源 | 网络

此作虽为唐人钩摹本,难免不渗入一些唐人书法的特点,尽管如此,仍使人感到行笔稳健自然,流畅贯通,无造作板滞的痕迹,不失晋人书法的特色。

此帖字的造型舒展大方,端正整严,并在方正的均势中加入欹侧、纵敛、高低、长短的体势,而总的趋势是左低右高,向左倾斜,打破了横平竖直的笔势,增加了字的动感和节奏感。行笔稳准劲健,富有力度,笔画与笔画间提按转折比较明显,较多地保留了楷书用笔的特点,可以说是较典型的真书,从此帖也可以看出献之楷书远学钟繇,近学乃父,具有深厚的功力。据史载,羲之之子,凝、操、徽、涣、献,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献之得其源,不无一定道理。

真行间不时杂以草书,书写自由,不拘体式,从这一点也可见两晋特别是东晋文人偏安江南,放浪形骸,寄情翰墨,自由抒怀的风尚。




整理编缉_雪梨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