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金村古墓墓主也造假,他们为满足虚荣心,制作了“假玉衣”

 历史解密坊 2019-05-25

在封建社会时期,古人非常注重厚葬制度,特别是在皇权贵族圈,他们会提前修好陵墓,并准备好豪华的陪葬品。但洛阳金村古墓被发现后,却发生一件“奇怪”的事儿,陵墓中竟出土一件“假玉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古人也造假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28年夏天,洛阳金村的村民正在田地中务农,一位村民在用锄头除草时,突然感觉锄头碰到硬东西,他将泥土翻开后,竟出现一块大石板。因好奇心作祟,这位村民将身旁的几位村民叫过来,合力将大石板给撬开了。

石板被撬开后,竟出现一个黑窟窿,农民趁着阳光向里面看去,发现有几件冥器。村长得知详情后,他怀疑村民发现古墓,便立即将消息报告给当地的文物研究所。

专家们接到消息,就携带着专业的工具赶到现场,经过实地考察后,该地确实存在陵墓。陵墓已经遭到破坏,专家们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在这座陵墓中,专家们出土数量不少的青铜器、玉器、金属器等。

这些文物被运回研究所后,一件“玉衣”成功地吸引到专家的眼球。这件玉衣由369块火柴盒大小的玉片组成,其中一些玉片以四方神兽为装饰,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边角玉片上有小穿孔,古人可以通过这些孔,将玉衣与衣服进行连接。从整体上看,这件玉衣非常的高大上,所以,专家推断,该陵墓很有可能是贵族的陵墓。

为确定玉衣所属的朝代,专家们对玉衣上的玉片进行专业的分析。但检测结果出来后,专家们的神色却有些不对,玉衣上的玉片,并不是货真价值的美玉,而是玻璃制品。也就是说,这件玉衣根本不值钱。

墓主为何要用玻璃制造假“玉衣”,并将其放在陵墓中呢?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而到了东汉时期,便实行了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如:帝王驾崩后才有资格穿金缕玉衣,诸侯去世后只能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只能穿铜缕玉衣。

汉代的贵族吃穿不愁后,他们并没有意思到“仓廪实,知礼节”的含义,而是痴迷于“奢侈风”,整日只知道享受,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当家中有人去世后,有些败落的贵族人家,基本拿不出像样的陪葬品,但家族的颜面不能丢,于是,贵族们便打起“玻璃”玉衣的主意。

在汉代,玻璃片早已可以用模具大量生产,工匠只需要将玻璃溶液倒入瓷器模具中,等待一炷香的时间成型便可使用。用玻璃片制作的玉衣价格非常便宜,并且用肉眼基本分辨不出两者差距。所以,玻璃版“玉衣”受到“败落”贵族阶层的欢迎,绝对是放在陵墓中充面子的必备品。

活着享受,死后奢侈,没钱造假。汉代后期。这样种“孬”风气形成后,朝廷还能不灭亡吗?而这件物品的出土,也时刻警示后人,打肿脸充胖子的奢侈,实在不可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