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雀有巢 /维鸠居之 在日本的京都和东京的街道旁,有两家沉静文雅的店铺。 石墩,栅栏,橱窗。 店内都是动辄几千日元的小物,但却让进店的游客不惜一掷千金。 它是鸠居堂,拥有着传统文房文化工艺的百年老店。 /三百年の鸠居文化/ 《诗经·召南·鹊巢》中说:“维雀有巢,维鸠居之。' 意寓着“店是客户的所有物”。 由此得名的鸠居堂以此来隐喻着感激先人恩泽和庇护,但所做的事只是代先祖保管传统的经营哲学。 1663年,鸠居堂创立于江户时代的京都,是日本最古老的文房用品店之一,日本宫中御用的极品。 鸠居堂主营宣纸、斗方、和纸人形、纸扇、手绘明信片、专供皇家御用的线香和文房四宝等各类文化用品。 但它的毛笔,却是最惹人瞩目的一样。 鸠居堂的毛笔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各个时代,尤其是在江户时代,鸠居堂的毛笔得到了以儒家赖山阳先生为首的文人墨客对笔制作的宝贵意见。 到如今,毛笔和制笔技术已成为成为鸠居堂的重要财产。 现在,鸠居堂位于东京银座五目丁的店铺,已成为文人墨客及观光客们必去搜罗的地方。 /“四德”毛笔の炼成/ '鸠居堂'东西很贵,但物有所值。 中日两国'文化人'都愿到此一游。 虽花几千日元买了几管毛笔,但感觉'鸠居堂'的确别有洞天。 而毛笔最讲究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更有四德,即“尖、齐、圆、健”(《泥古录》)。 尖: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 齐:将笔头沾水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 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 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但有了“四德”还不够,笔头用料、制作工艺也不能含糊。 /因毛而异/ 一只毛笔,根据毛不同的长度以及品质,是有不同的分类的。 羊毛:富有柔软,强力,耐久性的特征。多少有点卷曲,因为墨的含蓄好,写大字的时候,毛笔补墨可以减少次数。 貂毛:毛前方富有弹性和粘性,经久、耐用。作为极品尾尻毛使用。 鹿毛:相比羊毛而言更硬,笔腰强性好且墨的流动性很好,所以经常被制作为画笔。 猫毛(别名:玉毛):笔毛通顺且尖端较细,长用于写经书。 马毛:因为硬挣,长毛所以能得到太笔被广泛使用。滋润的线出难,适当补充羊毛等混合,很适合有气势的字。 狸毛:笔腰弹力稍弱。先强,假名适合。黑狸?白狸比较黑狐狸,稍微强一点。 鼬毛:鼬是水陆两栖动物,毛具有良好吸水力,且强性十足,提笔有力。黄鼠狼(貂月)狼毛统称为狼毫。 松鼠毛:只使用了尾巴。弹性很弱,吸墨量很好,适用于书画蕴染。 /好毛配好笔/ 挑好了毛,一支成笔的制作就正式开始了。 选择笔头用料 挑选好的毛进行第一次的梳理,剔除细软的杂毛。 梳理后 梳理前 剔除笔头杂质 在摊开的毛上撒上稻谷灰,熨斗下压20分钟之后,用鹿革皮卷起,反复揉搓。 这一步是为了去除毛上的油脂以及杂物,使毛变得顺滑笔直。 第二次用工具梳理,去除细小杂毛。 并且凭借手指尖的感觉,再次确认无逆毛。 修剪整齐后,初步有了笔头的样子。 揉合笔头成型 蘸水将毛摊薄,折合两次以后,蘸上浆糊,再折合一次。 分量成一支笔所需的大小后,阴干两日。 固定笔头 用麻绳固定笔头,以滚烫的铁板烫烧笔尾,使笔头牢固。 给笔头盖了个结实的帽子 组装笔头笔管 削薄笔管接口处至适合笔头的尺寸,组装完成 最后固定笔头 笔尖充分蘸满浆糊,再利用麻绳挤去多余浆糊,以及残余的杂质,整理出漂亮的笔头。 而到了笔尾,则选用天然竹子制作,简单大方的无挂绳设计,简单中而不失美感。 到此,一只笔才算完成了。 双重四德全,鹿珍九宵天。 一只毛笔经过六道看似简单, 却又细致入微的工序, 终于来到了我们身边。 它曾是宫廷御用的极品, 也曾是文人墨客的典藏。 它穿越了三百年的历史, 跨过了一道海峡, 为的,只是你能妙笔生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