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百多年前,几位西方汉学家,记录下了当时的泉州 | 新书预售

 健康慢走 2019-05-25

      现在奉献给读者诸君的,是距今百年左右的三本有关泉州的英文书籍的汉译本。(底部购买)

      《刺桐双塔》(古斯塔夫·埃克、保罗·戴密微著)是一部至今还无人企及的研究泉州东西塔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的学术专著。《泉水之城》(安妮·邓肯著)、《中国传奇》(坎贝尔·布朗著)则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融合中逗留过泉州的两位文化先行者的经历与观察记录。百年回望,还值得今人深长思之。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组织几位同志翻译了这三本书。他们是林雱、姚鸣琪,周若蘅,颜玮珏、颜瑛瑛,都是泉州人。由泉州本土人士而不是借助外力来翻译有关泉州的外文经典和资料,这是个尝试。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杀青后,我们欣喜地发现,他们的译稿忠实于原著,文笔准确严谨而漂亮,或庄或谐,以“信、雅、达”称之,诚不为过。泉人译著空白的一页,就此翻过。

      当这三本书能置于文史研究者案头或可资读者诸君茶余饭后谈助时,我们在缅怀文化先行者的同时,也对这几位译者油然而生敬意。

      为便于检阅,三本书统名“泉城”袭为一函。泉城是泉州的雅称,自古而然。《泉水之城》其实也是可以译为“泉城”的。三书内容,皆关乎泉州,故名。

      研究文化,尤其是如泉州这样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极为重要的港口城市的多元文化,很需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文化总是在人类大空间的聚合运动中积累和发展。水平传播不变论说很难解释世界上双文化冲突、并存、融合的历史现象。唯其如此,国人在寻找和翻检尘封已久的文化载籍时,不惮于认识思维上差异的鸿沟而敢于跨越且坚守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意识。因此,相信透过这三本书,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穿越历史的风云,看到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过去,看到它进步的必然——有忧郁的乡愁,也有永远不泯的家国情怀。

      泉州少林寺方丈释常定购买了这三本英文书籍并转赠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我们无任欢喜,合十赞叹。闽南民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蒋钦全先生慨然赞助梨枣之资,九州出版社予以大力支持,审定全书。一瓣心香,并致谢忱。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 周焜民识

2019年3月16日于承天寺圆常院

《刺桐双塔》原序节选

古斯塔夫·埃克、保罗·戴密微著

林雱、姚鸣琪译

      对古老的泉州东西塔的描写始于1907年,第一次在西方文献中提及出自布朗先生(C.C.Brown)的短篇故事集。高延(J.J.M.De Groot)在其关于“窣堵坡(译者注即梵文Thūpa,指佛塔)”,(1919年)的专著中,称东西塔为“花岗岩巨塔”。本书所用的部分资料在柏石曼(Boerschmann)关于中国古塔的著作(1931年)中也曾用到。

      1917年左右,当时的法国驻厦门领事乔治斯·勒肯特 (M.George Lecomte)先生前往泉州,在莫亚(Moya)神父的陪同下参观了东塔须弥座的精美雕刻,并让当地的摄影师拍下,随后把照片寄给研究雕刻造像的爱德华·沙畹(Edouard Chavannes)。1918年,这位汉学家英年早逝,研究工作由此中断。之前沙畹把一些照片及潦草的笔记交给了福切尔(Foucher)教授,后者又将其交给了普集鲁斯基(Przyluski )教授。本书作者并没见过之前拍的照片,而他们的手稿也因转手移交而未曾目睹。1933年2月,福切尔教授和普集鲁斯基教授偶然看见埃克(G.Ecke)拍摄的部分照片,认出其中有些就是当初乔治斯·勒肯特所拍的那些雕刻,于是就把沙畹留下的所有资料都委托给了戴密微(P.Demiéville)先生。虽然最初拍摄的那些照片由于质量欠佳而无法使用,但沙畹的笔记对本书的修订出版帮助甚大。

《中国传奇》原序节选

坎贝尔·布朗著

颜玮珏、颜瑛瑛译

      本书记栽的故事是关于一座古老的东方城市。笔者深知再优美的文字也无法完整还原那个时代的记忆——那些散落在城市各隅的一张张鲜活的面孔,街角的房屋、寺庙,尘土飞扬的道路,亦或是清澈高远的天空。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我们没能保留故事的讲述者和亲历者们的影像,也遗憾未能把他们口中一幕幕生动的情节搬上银幕。为了更好地保留故事原始的趣味性,讲述的过程力求简洁。

      故事的背景是在著名的古城泉州,地处中国福建省南部的丘陵地区。《爱比死亡强大》一文中提到的金门岛则位于福建省的最东部。

      笔者在泉州生活了十年,力图通过此书还原当地浓郁的地域色彩。这里的风景和当地的人民和文学作品一样,拥有巨大的魅力。初观之或许稍觉怪异,但接触得愈多,这份印象就愈加深刻,竟让人无法忘怀。粗糙又翠绿点点的山丘;随季节变化或嫩绿或深褐的稻田;灰白的城墙、小桥和佛塔;山中供奉神像的农庄;陈埭村一排排的红砖房;还有《坚强的跑步者》主人公离世的房间。

爱丁堡 1907

《泉水之城》原序

妮·邓肯著

周若蘅译

      泉州,位于中国南部,处于离厦门口岸非常近的内陆,在台湾北角的对面,城市大小约如爱丁堡。和爱丁堡一样,这里也是致力于学习的地方一如果中国式精神活动的结果可以如此形容的话。在这里完成第二次大考并继续到北京通过第三次大考的学子们,会获得官场职位并成为要人。在孔庙的大殿里,挂着皇帝赐予那些杰出的泉州人的牌匾,是这个城市的自豪。

      关于基督社团在这里成长,以至成为公认的生活的一部分的故事是如此值得关注,并且能在书中写得这么好,简直应予嘉奖了。

      我是如此高兴能有机会推荐这本书给那些对邓肯小姐工作有兴趣的北部边境安息学校。他们在传教士冒险进入未知的海域时一直紧握着牵挂之索。

巴伯博士

1902年10月于爱丁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