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丨国学的天空新浪博客 “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这是胡雪岩经常挂在嘴边用于告诫自己的一句话。他在做事的时候也一直是本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原则,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人缘,也为自己和别人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中国人好面子,胡雪岩这个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更是不例外,但他却比一般人高明。他不仅好自己的“面子”,也不忘照顾别人的“面子”。他认为,大家的关系是需要每个人精诚合作才能形成的,一个人的信誉破坏了,对大家都不利。所以,他从来都不会得理不饶人,而是一直坚持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理念,不让别人在做了“错事”后名誉扫地。 胡雪岩的这种气度,在他出道之初就体现出来了。 胡雪岩在信和钱庄当伙计,负责跑街收账时,曾用500两银子资助过他的朋友王有龄去京城捐官。这500两银子可给胡雪岩带来了不小的“灾难”,让他不仅被钱庄开除,而且失去了信誉,没有钱庄再敢雇用他。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作为一个小伙计的胡雪岩怎么会有这么多银子?难道是偷来的吗? 当然不是!这500两银子是胡雪岩为东家收回来的账,但这也不是一般的账,而是被东家认为收不回来的一笔死账,根本没指望能拿到,胡雪岩却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给收回来了。这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没有第一时间把钱上交,而是在听说了王有龄的遭遇之后,把钱借给了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胡雪岩并不想把这笔钱据为己有,等王有龄走后,他便跟东家坦白,并打了一个借条,说这笔钱一定会还的。 但在当时,由于胡雪岩地位卑微,根本就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更没有人说既然这是你收回来的死账,就作为对你的奖励,你看着处理吧。而是大家一致认为,胡雪岩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就应该受到处罚!于是,胡雪岩真的受到了处罚。 不到一年时间,王有龄回来了,可不再是之前那个落魄的王有龄,而是浙江巡抚门下的海运局坐办(海运局是专为漕米改海运而设的一个衙门,坐办是主持人)。他一回来就去找胡雪岩,当听说胡雪岩为他的前途遭了难时,他立刻决定带着胡雪岩把那500两银子还给信和钱庄,当面为胡雪岩重正名声。 他向胡雪岩问清楚借据的内容,算好大致利息后,就在海运局领了600两银子,还特意穿上官服,准备鸣锣开道。他想用自己的威风,来让胡雪岩扬眉吐气。 然而,胡雪岩却不想把事情搞大,他认为自己不应该得理不饶人。开除自己的张胖子是信和钱庄的总管,如果此时自己和王有龄一起去,一定会让张胖子非常尴尬,大丢面子,而且这种事情一旦传扬出去,不仅张胖子以后很难在同行和社会上立足,还会影响信和钱庄的信誉度。权衡利弊之后,胡雪岩当机立断,不和王有龄一起去,并且还特意嘱咐他,到了那里别忘了吹捧信和几句,但千万别说已经见到了胡雪岩。 王有龄见胡雪岩如此宽容,不计前嫌,非常感动,不禁心生赞叹:“此人宅心仁厚,至少手段漂亮。换了另一个人,像这样可以扬眉吐气的机会,岂肯轻易放弃?而他居然愿意委屈自己,保全别人的面子,好宽的度量!”于是,他也改变了主意,换上了平民百姓的衣服,只乘一顶小轿去了信和钱庄。 来到信和钱庄门口,王有龄先让手下人去投帖。张胖子一看名帖,知道是官场中人,王有龄的名字也似乎听说过,再仔细一想,恍然记起——胡雪岩的朋友,急得出了一身汗!但也无计可施,只能硬着头皮先接进来,赔着笑问道:“王大老爷光临小号,不知有何吩咐?” 王有龄假装不知情地说:“宝号有位姓胡的朋友,请出来一见。” “您说胡雪岩?他已经不在小号了。王大老爷有什么事,吩咐我也一样。”张胖子说。 “去年承宝号放给我的款子,我今天来料理一下。”王有龄直截了当地说,随即转向手下人:“把银子拿过来。” “不忙,不忙!王大老爷尽管放着用。”张胖子有些惊慌。 “不必客气,请把本利算一算,顺便把原单据取出来。”王有龄不慌不忙地说。 原来,由于这笔钱的特殊性,又处罚了胡雪岩,他们料定他不会再还这个钱了,就没把借据当回事,不知道随手扔到哪里去了。张胖子刚才急出一身汗,也是因为原来的单据已经不见了。 情急之下,张胖子只好说了一半实话:“老实察告王大老爷,这笔款子放出去,可说是万无一失,所以单据不单据,无关紧要,也不知放到哪里去了,改天寻着了再来领。至于利息,根本不在话下。” 话说得漂亮,让人听着舒服,王有龄又想到胡雪岩的心意,决定要把这件事做得更漂亮。于是二话没说,便叫手下人取来550两银子,堆在桌上,从容地说:“承情已多,岂好不算利息。当时听那姓胡的朋友说过,利息多则一分二,少则七厘,看银根松紧而定,现通扯一分,10个月时间,我送子金50两,这里一共550两,你请收了,随便写个本利还清的收据给我就行了。原来那张借据,找着了便烦你把它销毁了。宝号做生意真是能为客户打算,佩服之至。我看公款甚多,那位姓胡的朋友来了,你请他来谈一谈,我跟宝号做个长期往来。” 张胖子一看王有龄并不是来有意为难自己,喜出望外,立即写下了款已还清的收据,交给王有龄。至于利息,他自然是不好意思收,一再推辞,但王有龄非给不可,最后,张胖子只好连声道谢收下了。 这一出清旧账的戏着实“演”得漂亮。胡雪岩本来就受了冤枉,不仅为此丢了饭碗,落魄到以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地步,更是丢了他视如生命的面子。现在终于等到可以为自己洗刷恶名,争回面子的时候了,胡雪岩首先想到的却不是“报仇”,而是如何保全别人的面子。难怪王有龄会发自内心地叹服:“好宽的度量!” 胡雪岩以自己的宽容之心给旧上司张胖子留足了面子,保住了他的饭碗,这令张胖子很感动,一直记挂着胡雪岩的“恩情”。通过这件事情,胡雪岩又多了一个真心实意的朋友。后来,在胡雪岩创业过程中,张胖子以自己在信和钱庄的实力,以及在钱庄业的影响力,帮胡雪岩渡过了许多难关。 由此可见,无论在什么时候,保全别人的面子,也就是在保全自己的面子;给别人留一条生路,也就是在给自己开一条通道。只要心胸开阔,对别人始终怀着一颗包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在以后的道路上就会少一些挡住成功的“围墙”。就像胡雪岩说的,“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这可以说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经济竞争,人才竞争,资源竞争……可以说,竞争无处不在。然而,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拥有一席之地,并不断稳步前进,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要掌握一整套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胡雪岩的成功,关键就在于他深谙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技巧……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