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沿】蛹虫草的真相,功效远超野生冬虫夏草?

 中国生命营养 2019-05-25

2017年10月19日,《细胞》杂志子刊《Cell Chem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ungal cordycepin biosynthesis is coupl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thesafeguard molecule pentostatin(虫草素伴随保护分子喷司他丁的生物合成)”

该研究成果的意义包括:

1. 为蛹虫草的抗癌活性提供了分子证据

2.从基因及化合物水平证明,冬虫夏草和蝉花等其他虫草菌不能够合成虫草素,也不能合成喷司他丁

3. 为蛹虫草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新的分子指标—喷司他丁

4. 为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高水平合成虫草素和喷司他丁提供了基因资源

此论文的发表在业内引起了巨大轰动,纠正了数十年来大众对冬虫夏草的认识,将神秘而普通的蛹虫草带到大家面前。冬虫夏草及蝉花虫草并不能产生虫草素及喷司他丁。

真正能够抗癌的是虫草素,真正含有虫草素的是蛹虫草。

蛹虫草又名“北虫草”等,也是公众较熟悉的一类虫草菌。虫草素是蛹虫草里面的最主要成分,虫草素是一种天然的核苷类抗生素,也是一种ADA(腺苷脱氨酶)抑制剂,是一种天然来源的药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

王成树研究组几年前已完成了包括蛹虫草在内的18种广义虫草菌的基因组研究,在其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及基因功能研究,此次完整地解析了虫草素在蛹虫草中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并且收获了喷司他丁这一“意外的惊喜”。

喷司他丁最早是于1974年在细菌中被鉴定发现的,后证明为腺苷脱氨酶的强抑制剂,1991年获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成为抗毛细胞白血病的商业药物。直到此次,科学家们才发现了喷司他丁的另一个身份——虫草素的“天然保护者”,其先天使命便是保护所合成虫草素的结构稳定性。这两种腺苷类分子由同一基因簇共同合成,在功能上扮演着“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角色关系。

“喷司他丁”和虫草素总是相伴出现。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喷司他丁”是虫草素的保护伞。如果缺乏“喷司他丁”,虫草素将被降解。“喷司他丁”这一抗癌活性成分可以作为衡量蛹虫草质量标准的分子指标之一。

此论文发表意味着中国在蛹虫草领域的研究迈入了新的台阶,在中国的自然科学研究发展上也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可喜的是我们的国内企业江苏康能生物在蛹虫草行业拔得头筹,经过十四年的不懈努力,将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的含量突破3%,达到3.2%,并且虫草素含量在1.5%的蛹虫草实现产业化规模。

相信随着科研的发展以及对于蛹虫草产业的完善和开发,蛹虫草产品将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