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之情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5-25

中秋,带给我们浓浓的快乐;中秋,带给我们铭心的思念;中秋,带给我们无尽的诗意;中秋,带给我们满满的祝福。

中秋,是个喜庆的日子。热闹的街道统统挂起了大红灯笼,小孩子提着小灯笼互相玩耍,人们也许着愿放起了孔明灯。一盏盏红通通的灯火点亮了整个夜空,让中秋的气氛更加浓厚。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而我,则出生在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这个节日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在中秋之夜出生,与大家共赏皎月。

中秋佳节,游戏活动少不了。在广场内,举办着有趣的猜灯谜活动;舞狮团队围绕着街道进行舞狮,还表演舞龙等。敲锣打鼓的声音振奋着每个人的心,热闹的街道挤满了人群,月饼、灯笼随处可见。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古人把观赏祭拜,寄托情怀的这种习惯慢慢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后来成了固定传统节日。而中秋节的传说可谓丰富至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最为著名的神话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传说嫦娥因偷吃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药后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宫中。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亮来寄托思乡情怀。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把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诠释得淋漓尽致。

中秋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每当皎月升起,人们将月饼、枣子、瓜果等供于桌案上祭拜,全家人围桌而坐,吃着月饼谈话家常,共赏明月,其乐融融。同时,人们暂时放却劳作,阖家男女老少,欢聚赏月,这体现了百姓生活的趣味与人情之美。

中秋,是让人思乡的日子。“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远在他乡的游子,“把酒问青天”,思乡的情绪在涌动,更让我们懂得亲情的可贵,家人的重要性。 月是家庭幸福,阖家团圆的象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祭月的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祖先及客居他乡不能团聚的亲人们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的传统文化脉脉相传,是一段缕缕不断的眷念,一代代人的浓情思念。菊黄桂香,人们双手合十,把祈愿告诉皎洁的明月,带着思念品尝香甜的桂花酒,惬意的享受中秋佳节带给我们的欢乐。

在这片月色弥漫着的大地上,月光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这中秋的月色是如此的娇媚亮丽,我们感受着清凉的缕缕清风,举头望明月,融入这月色之中,顿觉远离凡尘,滤去世俗的喧嚣与浮华。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我爱中国传统节日,我爱中秋佳节,让我们把传统节日内涵铭记于心,每年都欢度传统节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