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半以前的一堂钢琴课,对孩子影响至今。

 闪闪发光的糖 2019-05-25

周末一早,我就爬起来写三四天来一直没写完的那篇关于课外课的文章。不久他们爷仨陆陆续续起来了,早餐后,儿子开始练琴。

我听到他俏皮地对妹妹说,濑濑你听,这里像不像爬楼梯,一点一点高上去,然后又慢慢滑下来。

二胖穿着小裙子正随着哥哥的琴声,漫无章法地疯狂跳舞,听闻此言,管它懂也不懂,反正是努力应和着:是呀,好好玩的楼梯呀哥哥。

我知道虽然练琴还难免是时常需要催促孩子的事,但他由此获得的精神愉悦,与练习时的那份坚持,或许是更为宝贵的财富吧。

在课外课相关文字写好前,先与大家重温一下韩先生给钱儿上的一堂钢琴课,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启发。

以下文字,以及音频,完成于2017年11月,略有修改。

在广院播音系念书时,我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抽到的指定口试题目,是高尔基的名作《海燕》。

我字正腔圆,情绪饱满地完成了作品,自我感觉不错地站在原地,等着各位小课老师点评。

小课组长老师紧皱眉头对我说:你的海燕太小了,能不能,能不能再大一点?你考虑一下,再来一遍试试。

我第一感觉是,哦,嫌我声音小。于是我提高分贝,运足丹田气,大声地又开始了第二遍。没想到,只三句话就被老师叫停。她丢给我四个字:还不够大。

我特别委屈地说,可这是我最大的音量了老师,我已经尽力了。

老师摇摇头说,不是让你拼音量,论谁能喊就太小儿科了。我是希望你有更大的格局。狂风怒号的海面,桀骜不驯的海燕,乌云遮不住太阳的气势,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我听到了你口腔的控制,声音和气息的控制,情绪的变换,哪里都动了,唯独这里没动。

说罢,老师用手,指指自己的心。她又对我说,只讲技术不动心,播出来的东西是死的,没有生命,也就没办法打动人,这与你的音量关系不大。

这样的理念,也一直是韩先生所秉持的,虽然对此我们也曾有分歧。

我认为,这种“动心”的学习方式,适用于基本功已经纯熟的情境,所以任何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应该是埋头苦练,不问缘由,入门后才值得更深层次的探讨,否则基本等同于对牛弹琴。

而韩先生却认为,从一开始就应当注重孩子的精神世界引导,而不是闭着眼“傻练”。他说好的老师从不只传授方法,练好基本功的同时,也会重视引领孩子获得精神愉悦。因为这样的学习,才更有可能让孩子找到真正兴趣所在,也更容易走得长久。这对一切艺术门类皆适用。

以下是昨晚我录下的韩先生陪孩子练琴时的录音。

在我看来,他这种方式有些干扰到孩子正常的练琴效率。而这也正是我与他分歧的主要所在。

但从实际效果来说,我却不得不承认,比起我“每个曲子弹10遍”这种简单枯燥的要求,他的方式不但能保证孩子足够的练习量,而且孩子最终进入了很好的演奏状态,并十分享受其中。

韩先生向来认为艺术是相通、并且殊途同归的。这个“通”是指理念的相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艺术的表现者与受者,能达到精神上的最高享受。所不同的,不过艺术门类的区别,以及表现手法和技能的差别而已。

他认为在练习过程中,应当让孩子带着世界观练习。所谓“带着世界观练习”,就是让孩子在练习过程中,不时思考:

我为什么要弹琴?

我究竟是自己真的需要,还是外在环境比如爸妈的逼迫所致?

我弹一首曲子究竟是在弹什么?

是弹的琴,还是弹的心?

我只是手在动,还是手跟着心在动?

弹琴时我的脑子里是空白的,还是丰富多彩的?

。。。

这样的自我觉知,无疑会让孩子很累,可是一旦他开始思考这些艺术世界观的问题,那么弹琴之于他,就绝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技能训练,而是能够跟孩子的人格融为一体的,一种下意识需求。孩子会慢慢体会到,这样辛苦地带着问题思考弹琴的过程,所带来的质的变化。

比如原先弹琴毫无生气,千篇一律,艺术表现力生涩乏味,自己更是感觉枯燥难耐,而经历这样积极的思考过程,会让孩子慢慢感受到心理变化所带来的外在变化。

于是,他不再是单纯地演奏乐器,而开始用乐器讲故事,继而表达情感,继而宣泄感情,继而达到用弹琴,最大限度地愉悦自身与他人的目的。

这样的内外互动,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而此时演奏出来的音乐,会是充满变化,无与伦比,有生命的。因为它表达的统统是孩子真实自然的情感。

从我们语言专业领域来说,练习语言技巧的最终目的,是返璞归真。说的是人话,动的是真感情,让嘴跟得上心。

同理,弹琴最终的目的亦是如此。大量练习的目的,是让手跟得上心,心中的旋律翱翔到哪里,琴键上的手指就能跟到哪里。让琴键、手指和你的心,自然地交融在一起,让观众听你演奏的时候,完全注意不到钢琴本身,而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你的心上,放在你要用某种艺术形式讲述的故事上。 

当然前提是,这离不开极为纯熟的技艺和高超的演奏技巧,但是更需要的,是演奏者强大的心理支撑。没有内心强大的定力,你的技巧越醇熟,越高超,就越容易演变成低层次的炫技,因为你弹出来的音符就是音符,没有别的。

因此从孩子练琴开始,就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为了谁而做,很重要!

只动手不动心,只考虑技巧,不培养孩子的艺术世界观,会让孩子很快陷于枯燥乏味的练习中,而看不到学琴的前景和未来,更谈不到自我享受自我愉悦。其结果要么是被家长死逼着弹,越谈越没有心气,导致家庭不和,要么是泛泛而弹,半途而废。

这就是道与术给人带来得终极结果得不同。

回过头来再说,大量的艰辛练习,到底是不是必要呢?

其实做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事情,都会涉及一个问题——“一万小时理论”。相信很多专业人士都能感受到,做任何一门精深的专业,没有达到或者超过一万小时练习量的话,是很难进入到专业层面的,更别提高阶状态了。

我始终记得当年在广院校园中,大多数人都在睡觉的寒冬清晨,双脚埋在操场厚厚积雪中的韩先生,如何一遍又一遍地伴着漫天大雪朗诵着“这是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终于找到感觉时的样子。

我也记得帮他整理厚厚的好多捆电视新闻稿,还有成箱的新闻、纪录片、译制片录音磁带,他吃饭、走路、睡觉都在听,在模仿,在思考。。。

有无数次,当我俩各自下课好不容易一同坐在学校食堂,我兴致勃勃地要给他讲八卦,他却一直喋喋不休在说,你先听我说, 今天上镜课,我又悟出一些东西,比如比如比如。。。你等下,等我写完这段笔记。

这样的扫兴时刻数不胜数,可他的专业却眼看着越来越精进。

所以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地泛泛学个饭后的娱乐项目,不常练习倒也无妨。但若真希望在某个领域有所造诣,大量刻意练习,是任何人都无法偷懒的。

但这一万小时练习,绝不是说你做够就行,而是要带着脑子,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去练习。投入地练习,跟投入到一个场景中去练习是不同的。

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代入感,也就是咱们说的入戏。在艺术的呈现过程中,你自己不入戏,只希望用技巧让观众入戏,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在上面的录音中,韩先生从开始就希望钱儿能真正入戏,这样,他就不会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指法和琴键上,也才不会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地弹,才能挥洒。

要知道入戏其实是很难的,它需要一个人有坚定的信念。你相信你脑海中出现的景象吗?你相信你现在就坐在一千名观众面前,在一盏聚光灯下开始演奏吗?

如果你能做到深信不疑,那么这场景就能深深刺激你,对你的弹奏起到巨大的支撑力和推动力,从而使得这个练习过程事半功倍。

如果,你只是假装自己看到了,感受到了,其实内心深处仍然很理性地认识到,你就是在家里,在父亲面前“百无聊赖”地弹钢琴,那么这完全没有意义,甚至比什么都不想,单纯练技巧更低级。

因此,这个让孩子相信的过程,投入的过程,入戏的过程,需要来自家长或是老师长久不懈的训练与提示,从而逐渐让孩子养成习惯与一种下意识。

这个过程非常累,非常枯燥而且备受煎熬。在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时,你除了要督促和鼓励之外,也需要把学习这门艺术的前景,以及能够带给人的精神愉悦,尽量帮助孩子理解和体会,而不是让孩子脑子里全装着技巧一遍遍重复练习。

但唯有经过这样投入的、入戏的一万小时练习,才是真正达到高阶和专业化的途径。

本和末,道与术,需要身为家长的我们考量清楚。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也没有关系,至少你会知道,在给孩子选择艺术类老师时,应该秉持怎样的理念。也会懂得,在陪伴孩子走艺术学习之路时,可以尝试给予他们怎样的辅助与激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