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气---万恶之邪,百病之源。吃肉吃得太多,运动量少,体力活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很多人一天不吃肉,都不行。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够完全运化,在身体内堆积,大便就不成形,意味着脾虚,意味着体内有湿气。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气遇寒,成为寒湿,这就好像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成为湿热,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是,一旦成为风湿,往往是慢性疾病。为什么现代人的病,很复杂,很难治?是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人体内都有湿气,都需要辛辣来化解,很多人本能的喜欢吃川菜。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金黄色、圆柱体、香蕉形、很通畅的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是,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三到五张才能够擦干净。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不能够排出体外。粪毒入血,百病蜂起。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一切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够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粥,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味道虽然更好,但是,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