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当兵打仗都免不了负伤。很多大将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子是从死人堆里滚过来的”,由此可见战争的残酷程度。而随着战场经验的积累,很多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总结了一些让手下人存活的办法,并靠着这些办法挽救了很多部下的性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古代大将医治手下中箭伤的办法。 据《元史》记载,唐代名将郭子仪后人郭宝玉跟随成吉思汗征讨契丹遗族,大破契丹军30余万,最后却被流矢射中。随行军医按常规办法对郭宝玉进行了处置,拔了箭头却不见好转。郭宝玉部下心急如焚,军医却束手无策。就在这时,成吉思汗来探望这位部下。眼看爱将性命不保,成吉思汗决定用一个“土办法”来试一试。他让人当场宰了一头牛,接着命人把牛腹掏空,最后让人把郭宝玉塞到了牛腹中。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一会儿之后,郭宝玉竟然苏醒过来。等郭宝玉疗养一段时间后,又能重新上阵杀敌,还收复了别失八里、别失兰等城。 无独有偶,在《元史》记载中,成吉思汗对于这一办法的使用也不止一次。蒙古大将布智儿在随成吉思汗征回回、斡罗思等国时,身中数箭,成吉思汗亲自前往查看。成吉思汗让人拔掉布智儿身上的箭头,只见他瞬间血流如注,一会儿功夫流成了一个“血人”,差点因失血过多而昏厥。成吉思汗故技重施,让人找来一头牛,剖开牛腹,将布智儿塞了进去。布智儿浸在牛的热血中,少顷,渐渐恢复了生机。 成吉思汗看这种方法治疗箭伤卓有成效,便开始在全军推广。到他儿子窝阔台时,也曾使用过一次。当时窝阔台部将谢睦欢在攻打山西时身中三箭,当场昏死过去。窝阔台效仿父亲的法子将谢睦欢塞进牛腹,谢睦欢果然从阎王手里捡回了一条命。蒙古军队看他们的大汗能从死神手里抢人,士气更加高涨。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因为蒙古人这种治疗箭伤的神秘方法屡次出现在正史中,所以引起了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兴趣。李时珍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种方法果然能救命,便将它记载于《本草纲目》中。虽然李时珍没能弄清这种方法是如何让将死之人起死回生的,但他还是“故书于此,以备缓急”。后来蒙古的这一医术流传到了清代,蒙医绰尔济还用此法治愈了清军武将都统吴拜。当时吴拜也是身中数箭,命悬一线,可军中却没有牛来治愈吴拜。绰尔济大胆进行改革,用骆驼代替耕牛,将吴拜塞进了骆驼肚子里,没想到竟也成功救治了吴拜。 据现有资料显示,成吉思汗治疗箭伤的这一方法应该是传统蒙古伤科疗法中的“腹罨疗法”,对于治疗将死之人的效果十分明显。那它为何会有这种奇效呢?有人认为是将受伤之人放入牛腹中,伤口与牛血接触,可能会导致伤口局部发生凝血反应,从而快速止血。有人认为是牛血可以益气补血,还有人认为是牛腹可以保持受伤之人的正常体温不变,保证他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转。总之说法很多,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只能说,中国的医术实在是太伟大了! |
|
来自: 天使之剑 > 《痛症;伤科、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