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 · 心迹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2019届毕业作品 · 中国画篇 锥指管窥 迹留心印 张 捷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有着悠久的文脉传承和优秀的教学传统,一直秉承着纯正的学术、原创的思维、独立的品格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从而构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创作的图式语言和本体精神。关注艺术生命与自然万物的联系,开启心智,拓宽视野,充分挖掘研习者的潜在可能性和创造力。探求创作实践过程中的多元人文体验,实现天地与本我之间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体系,以“东方学”精神为核心思想,培养具有社会关怀、生命体验、人文知性、学理并重的中国画与书法艺术人才。 《庄子·秋水》记载,魏牟曾规劝公孙龙:“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钱钟书先生则以此自谦作《管锥编》,其序文说道:“瞥观疏记,识小积多,学焉未能,老之已至!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假吾岁月,尚欲赓扬。”又说:“敝帚之享,野芹之献,其资于用也。”他认为“识小积多”的知识积累,有如药材一般的功效,其对庄子思想的自我解诂,意在凡事从点滴做起,才能滴水穿石,汇流成河,更《旧五代史·史宏肇传》始将“管城毛锥”来以笔喻人,由此“管锥”又成了“笔”的雅号和别称。“管”者,钥也,“锥”者,针也,二者可视为启智法门和雕刻文心之利器。“锥指管窥”虽所见微小,所识有限,但能以点及面,以小博大。“以锥指地”即可喻其小,亦可喻其深;“以管窥天”即可喻其“狭”,亦可喻其专。“管窥”,犹由博返约,探隐索微;“锥指”,犹一针见血,鞭辟入里。中国画与书法之学说何尝不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漫长研习和探微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维护与拓展、开放与包容更是如今青年学子们的共同责任与担当。 管锥在握,观天地而立本心。中国先哲之言心性,重在心之虚灵和心之性情,显心与自然不相为碍,与心之通内外、观世界,皆能主宾相照,物我兼成。书画之学,无论心之“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早在南朝的刘勰就将心灵思维的轨迹作为语言辞釆表达的本源,故而“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既如此,书画之学又何尝相背?由本心体验出发而超越事物表象的“尽其心”,其前提需要明察物理的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在深厚的学术传统中融入时代精神,重新认识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从以物象物的本相实对,到以眼观物的饱游饫看,再到以心观物的与心契合, 加以层层推进。视通万里,与心徘徊;主佐同德,知行合一。方能人思神远,吐纳珠玉。 本届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汇集了本学科不同艺术专业在多思维、多多元的图式语言、丰富的笔墨形式、大胆的创造想象。他们在体察自然、感悟人生中创造两相神会,蕴为意象创造。将有限的笔墨经验投入无限的生命体验当中,架构艺术语言体系和生命情感表达方式的合一性,推动艺术走向社会,服务人民,深入生活,积极实践,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应对自然物理、活化传统形制、拓宽艺术视野、提升人文自觉、积累生活体验、锤炼个人意志、激发创造才情、建立本体精神,成为当下教学相长的重要教学课题。构建主观知性下的敏锐洞察力、感悟力、原创力、创造力,探寻“写摅发人思”的中国画学与书法学的人文精神指向,才能实现心随笔运、物由心转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今天,传统学科的发展正面临着崭新的挑战,惟有继学拓疆,固本培元,举一反三,温故知新,才能构建“体大而虑周”的大格局来适应新时期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东方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衷心祝愿你们不忘初心,满怀信念,迎着灿烂的朝霞去放飞梦想! 本科作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硕士作品 ![]() 王爰画 《一个人的多人格在场》 纸本水墨 240cmx200cm 指导老师:尉晓榕 楼烨 《Mnemosyne》 纸本水墨 180cmx175cm 指导老师:尉晓榕 陈果 《热土·蒙内铁路志》 纸本设色 240cmx200cm 指导老师:尉晓榕 颜辛羽 《光年使命》 纸本设色 191cmx110cm 指导老师:尉晓榕 龚纯皓 《月鹿彝寨》 纸本设色 228cmx190cm 指导老师:王赞 顾迎庆 何梦茜 《昨夜的星空》 纸本设色 200cmx200cm 指导老师:王赞 顾迎庆 谷雨 《梨园芳华》 纸本设色 170cmx170cm 指导老师:王赞 顾迎庆 吴俊骅 《凉山情怀》 纸本水墨 230cmx170cm 指导老师:王赞 顾迎庆 吕琛 《梦》 纸本水墨 138cmx140cm 指导老师:王赞 顾迎庆 任师佳 《候》 绢本设色 180cmx96cm 指导老师:徐默 盛天晔 魏佳琳《巴别塔》 绢本设色 170cmx170cm 指导老师:徐默 陈苗 《看不见的二维码》 纸本设色 200cmx200cm 指导老师:徐默 吴海龙 《时空》 绢本设色 140cmx103cm 指导老师:徐默 沈晓明 《曦风》 纸本水墨 200cmx200cm 指导老师:徐默 盛天晔 夏振凯 《郭庄》 纸本设色 240cm×200cm 指导老师:陈向迅
指导老师:刘文洁 沈霆尧 《奥卡姆变奏曲》 纸本水墨 400cmx200cm 指导老师:刘文洁 顾心怡 《中华魂(陕北)》 纸本水墨 240cmx178cm 指导老师:张谷旻 顾心怡 《水乡情》 纸本水墨 240cmx178cm 指导老师:张谷旻 吴茗依 《山村雾霭》 纸本水墨 178cmx192cm 指导老师:张谷旻 高天宇 《晨曦》 纸本设色 220cmx180cm 指导老师:张谷旻 刘芳 《常记溪亭日暮》 纸本设色 190cmx160cm 指导老师:张谷旻 徐杰 《朱阁悬崖图》 纸本设色 230cmx180cm 指导老师:张谷旻 魏梦云 《山雨笼烟》 纸本设色 180cmx195cm 指导老师:张捷 魏梦云 《窗落姑苏里》 绢本设色 190cmx180cm 指导老师:张捷 邵璐 《蓝田玉烟》 纸本设色 194cmx180cm 指导老师:张捷 邵璐 《第二乐章》 纸本设色 194cmx180cm 指导老师:张捷 李明键 《时间标本·从杭州清河坊到中山北路201号》 绢本设色 230cm x 190cm 指导老师:林海钟 杨星空 《花落闲庭薄雾开》 纸本设色 193cmx500cm 指导老师:彭小冲 田源 蒋瑜菡 《清溪涤羽图》 纸本设色 200cmx150cm 指导老师:彭小冲 田源 赵祉络 《迟日暖春水涟漪》 纸本设色 180cmx194cm 指导老师:彭小冲 田源 金伟雄 《逸》 纸本水墨 200cmx200cmx2 指导老师:彭小冲 田源 宋樱子 《林》 绢本设色 118cmx135cm 指导老师:卢勇 张艺 《星期二》 纸本设色 220cmx180cm 指导老师:韩璐 袁志刚 《星空协奏曲》 纸本设色 220cmx200cm 指导老师:韩璐 牛润清 《凝露》 纸本设色 240cmx200cm 指导老师:韩璐 谢雨莹 《韶光听羽》 绢本设色 286cmx180cm 指导老师:韩璐 马得料 《春归》 纸本设色 230cmx190cm 指导老师:韩璐 徐群力 《女儿·红》 纸本设色 220cmx195cm 指导老师:韩璐 白文捷 《百卉含英航天梦》 纸本水墨 240cmx200cm 指导老师:花俊 高迎春 《拓穷寂》 纸本水墨 260cmx200cm 指导老师:花俊 周甜馨 《盛世》 纸本水墨 240cmx200cm 指导老师:花俊 ![]() 博士作品 ![]()
指导老师:吴宪生
指导老师:陈向迅
指导老师:林海钟 开幕时间:2019年5月25日 展览时间:2019年5月25日—6月1日 优秀毕业展时间:2019年6月5日—6月10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潘天寿纪念馆 |
|
来自: 莉霞3cuuphoffw > 《美院·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