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本如下~ 以下是图文版本~ Hi,我是豆芽,欢迎来到我的零基础PS入门课的第二章第16节,这节课教大家如何使用快速选择工具和魔棒工具抠图换背景。 我们在工具面板选中快速选择工具,并单击鼠标右键。可以看到快速选择工具里面有【快速选择工具】和【魔棒工具】这2个子工具,快捷键【W】。 和前面学习过的选框工具,套索工具相同之处是: 我们同样可以用快速选择工具和魔棒工具来建立选区,抠图,换背景等。 和选框工具&套索工具的区别是: 选框工具和套索工具需要手动一步一步建立选区,相对较慢,好处是这样建立的选区更为精准;而快速选择工具和魔棒工具则可以快速地选择一大片区域,建立的选区范围精准度不好说。 一,2个视频演示案例 同样地,还是以豆芽的2张摄影作品为例,在视频版本中先给大家演示一下这2者的具体操作区别,再附上文字版的笔记供大家理解,这样学习起来会更为高效! 可以说学会了视频版本中这2个案例的操作,你对快速选择工具和魔棒工具就已经掌握得差不多啦!也可以说你已经将下面文字版本80%以上的内容也都学会了,至于视频案例中没有讲到的其它内容,有兴趣有时间的话,可以深究一下文字版的。没兴趣没时间的话可以忽略,对后面学习影响也不大。 二,快速选择工具的使用 及【属性栏】解析 快速选择工具可以理解为:以最快的速度选择你想要的选区。操作方法是连续点击你想要选中的区域。 快速选择工具共有5大属性,下面分别和大家解析一下。 A. 新选区,选区相加,选区相减。 1,新选区:可以创建一个新的选区。 2,添加选区(快捷键Shift):在原有选区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一个选区,也就是将原选区扩大。 3,从选区减去(快捷键Alt):在原选区的基础上去掉部分选区。 B. 大小:决定笔头的大小, 数值越大,选择的范围往往越大,可以单击鼠标左键不放并拖动来扩展选区的范围。 C,对所有图层取样: 当前文件有多个图层时使用。如果图层过多,想选中所有图层的绿色,这时勾选【对所有图层取样】。 D.自动增强:勾选后,对选区起到一个微小的“调整边缘”的效果。 E,调整边缘 调整边缘是对选区边缘做的进一步更细致的操作,可以让选区边缘更柔滑。 三,魔棒工具使用技巧 及 相关属性 魔棒工具其实和快速选择工具是一样的功能,只是魔棒工具是选择整个画面相近的颜色区域,而快速选择工具是选择相邻的颜色区域。像一些复杂的图片魔棒工具就抠不了。 魔棒工具共有7大属性,其实一般都使用默认的属性,下面豆芽分别和大家解析一下。 A、新选区,添加选区、从选区减去和与选区交叉 这个属性和之前学习过的矩形选框工具及套索工具是一样的。 1,新选区:可以创建一个新的选区。 2,添加选区(快捷键Shift):在原有选区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一个选区,也就是将原选区扩大。 3,从选区减去(快捷键Alt):在原选区的基础上去掉部分选区。 4,与选区交叉(快捷键Shift+Alt):执行的结果,就是得到两个选区相交的部分。 B,取样大小 取样点,默认就可以了。这个用的比较少。 C,容差: 容差范围在0-255之间,可以自定义。数值过小选择的范围会很小,过大选取的范围会很大。你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容差,看看选取蚂蚁线呈现的效果。选择刚好能区分出主体与背景的容差即可。 D,消除锯齿 让选区边缘更为平滑,它决定选区的边缘光滑与否。一般都将其勾选。 E,连续: 第一个视频案例中,如果想同时选取猪爸爸猪妈妈还有乔治头部的枚红色,不勾选【连续】,单击其中一个人的头部,三个人的头部的玫红色就会全部被选中了。 假如只想选其中一个角色的头部紫红色,勾选【连续】,就不会选取其它角色头部的紫红色。大家可以按豆芽说的点击试一下。 F,对所有图层取样: 多个图层时使用。如果图层过多,想选中所有图层的绿色,需要勾选对所有图层取样。 G,调整边缘: 可以让选区边缘更柔滑。 四,快速选择工具和魔棒工具两者共同点 1.都可以用来建立选区,抠图等。 2.都可选取不规则的图形。 3.快捷键都是【W】 五,快速选择工具和魔棒工具的不同点(使用区别) A.区别一: 【魔棒工具】是选择整个画面相近的颜色区域,而【快速选择工具】是选择相邻的颜色区域。 B.区别二: 【快速选择工具】适合在主体和背景反差较大,但主体又较为复杂时使用。 【魔棒工具】适合在选择一块单色调时使用。 |
|
来自: 涛bh7hse0pbabw > 《PS抠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