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大一:“冠心病”帽子满天飞

 学到老图书馆nd 2019-05-25

最近一次查房,看了两位患者。

患者1,女性,68岁,高血压,用药血压控制良好。本次住院,空腹血糖稍高;病历中患者主诉为劳力时胸闷、胸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主管医生说已约好做冠状动脉CT;同时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夜间最慢心率45次,已动员患者做起搏器。我在对患者的问诊过程中发现:①患者明确表示从无胸痛症状,每日蹬三轮车1小时,从无不适;②从无黑曚或晕厥;③有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只要睡眠好,次日精神好,无不适。睡眠不好,次日头晕,乏力。自述爱生气,操心,想事太多。老伴遇事反应慢,而自己性急。

短评:患者的主诉是医生“编”的!我三番五次问患者,他从无胸闷胸痛,每日骑三轮车1小时,从无胸部不适,更谈不上劳力时的胸痛。根本没有心绞痛,谈何不稳定性心绞痛?做冠状动脉CT不必要。患者从无晕厥,夜间心率最慢45/分,根本无必要做起搏器。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更符合焦虑的症状。

患者2,男性,69岁,入院诊断也是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高血压,无糖尿病,吸烟30+年,每日2包;经常饮酒,每次1斤不醉。主诉为近一年4次发作性胸痛,出汗,心率加快至120/分左右。四次去当地急诊室,心电图无异常,血肌钙蛋白不高。但四次均告诉患者与家属患者患的是冠心病心绞痛。

当地医院做了冠脉CT,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最重一处狭窄约30%。本次住院做了心肺运动评估,运动中心电图无ST段改变(无缺血的表现)。肺部检查,有肺气肿,肺通气功能障碍。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患者一直为子女的事操心,四次胸痛发作均有不愉快的生活事件。

平时行走等运动中从无胸痛发作。

短评:患者虽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男性,高血压,尤其多年大量吸烟史。但患者四次胸痛发作均在静息状态,不在运动进行中;四次都去了急诊,未发现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指标升高。患者做过冠状动脉CT,未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心肺评估也未见心肌缺血。显然没有冠心病的诊断依据。

患者四次发作均有不愉快生活事件为诱因,症状除胸痛外,伴出汗,心率加快,符合焦虑的急性发作。

胸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至少有数十种,不仅涉及心血管、肺,也包括反流性食管炎等消化道疾病;还可能涉及胸部的肌肉、骨骼、皮肤(如带状疱疹),尤其不被重视的精神心理疾病的躯体表现……

胸痛病因的诊断最重要的是回归基本功。首要的是认认真真问诊;同样重要的是望触叩听,接下来是低成本的检查,如心电图,包括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的运动心电图,X线胸片和必要时的超声心电图。而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却往往被忽略了,尤其是问诊。有胸痛,就先想冠心病心绞痛,三言两语就CT;甚至“胸痛中心”要求快,立即推进导管室造影。在胸痛病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极低(不是难学会,而是不重视)的状况下,一下子搞2000多个“胸痛中心”,对广大患者到底是福,还是祸?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