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画册丨《文史丹青:陈子毅》(三)

 山下土人 2019-05-25

一番春雨百花新

——“陈子毅新作展”读后

       大雾蒙蒙,细雨霏霏,四月中旬的广州,从石屎森林中透出阵阵发霉的气息,使人沉闷困顿。当我踏着潮湿的阶级走进“陈子毅新作展”的展厅时,又陷入了淡烟疏雨的氛围中。然而,在画作前流连,那潇潇春雨所酿就的迷蒙、淋漓、空灵、缥缈的魅力世界,奇姿壮彩,极妍尽态,竟是这般迷人,这般潇洒,这般清丽!不由得使人发出无限感叹:艺术家孕育的意象与自然界的气象,反差竟是如此强烈!

       陈子毅先生继一九八八年举办规模盛大的个人画展后,于今年与春交会开幕同步,又推出了他的新作展。他早就对我说过正在筹备个人画展了。他当时曾考虑过,挑选一批惬意的小品来展览,还请赵少昂先生题写了“陈子毅惬心之作画展”。后来觉得不大适合,还是以近两年的创作为主,于是易名为“陈子毅新作展”。一位已逾古稀之年的艺术家,老当益壮,在短短两年间创作出数十幅精品呈献给广大观众,使人油然产生敬意。

       陈子毅先生的新作展,最大的特色是春色无边,如诗,如酒。子毅先生笔下的红棉独步画坛,蜚声海内外,早已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但他盛名之下不停步,孜孜以求开拓新境界,不管是巨制还是小品,都注意感情的流露和个性的表现,常有迁想妙得之作,使人耳目一新。在技法上,则是越来越简练,越来越泼辣,也越来越厚重浑成;纵横俾阖,汪洋恣肆,一片神行,使“陈红棉”飞越一个新的高度。

       子毅先生爱画牡丹,但他笔下的牡丹却与霸气十足的红棉大异奇趣,清丽绝俗,水气充盈。顾盼生姿、透薄明丽的花朵,以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墨叶相扶持,益显矜贵。我觉得,子毅先生的牡丹是在“露”字上狠下功夫,如椽大笔散发着“露华浓”“露凝香”的清新气息,扑人眉宇。

       以地域相对而言,红棉、牡丹是辉耀南北的两大名花,子毅先生捕捉着它们最美好、最璀璨的形象,以骀荡的东风为线,酣畅淋漓地编织出中华大地的烂漫春光,快惬人心。

       古代画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绘画有数难,其一曰“画树难画柳”。子毅先生则最喜欢画柳。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名作《花桥烟雨》《西湖烟雨》,都以春雨如酥柳色新的美妙境界拨人心弦。他不仅喜欢柳树婀娜多姿的曼妙形象,更喜欢柳树在各种自然氛围中所表现出来的绰约丰姿;透过对柳树形象的刻画,释放出浓郁的青春气息,展示着方生力量的爆发。在这次画展中,就有多幅以柳树为题材的精心之作。《春风》中的一双燕侣,翻飞嬉戏;一簇簇用破笔点成的新柳荡风舒舞,如浅浪,如轻波。柳簇近乎散乱的碎笔与燕子准确洗练的阔笔对比强烈,节奏奔放。画幅不着色彩,不事渲染,全以水墨写成,浓淡交错,疏密有致,虽然是一幅小品画,但显得清新空阔,通明透亮,这在画展中是一幅难得的春光明媚、气爽神清之作。

       不知作者是否出于有意识的安排,同在一个大镜框里,《春风》下是一片明丽的《晚霞》:太湖岸边劲健苍莽的柳树,抽出枝枝向上的新条,偶尔点缀一两片嫩叶在清风中摇曳。全画以水墨为主、淡彩为辅大张渲染,奋发交柯的柳枝间薄敷石绿,画家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暮霭沉沉、夕阳斜照、淡烟深处绿杨娇的迷人境界。

       《绿杨烟里》无疑是子毅先生近年来的惬心作品之一。江南三月,燕子低飞;杨柳轻扬,绰约含烟。只要读一下画中所题的诗句“紫燕寒潮三月雨,绿杨烟里是江南”,你就悠然步进画家所创造的丽景中,呼吸着氤氲淡荡的春天气息,沐浴在如膏细雨的滋润中,物我相忘,衣裤欲湿。

       我不晓得子毅先生在下笔之先,山川草木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使他胸中勃勃的同时,他心中是否翻腾着一首诗,回漾着声情并茂的乐韵。他的作品总是充满诗意。一九八八年十月,我观赏他的个展后,写成《一树红棉耀岭南》一文,在《新园地》刊出,拙作极称子毅先生的生宣纸渲染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不少人仅仅把渲染作为烘托环境气氛的一种手段,但子毅先生运用渲染却属意于整体构思的浑成。《春江水暖》染出一江浓绿的春水,鸭群如滑琉璃,划出条条光亮的轨迹。《春雨潇潇》那一丛新洗的翠竹,仿佛上前轻轻一碰,也会扑簌簌落下水滴来。《春松》以墨蓝的天幕衬托着鹅黄的松花,一双白鸟翩然飞下,在紧紧抓住树干的一瞬间,警惕地顾盼着周遭的环境,平凡中意趣盎然。子毅先生曾对我说过:更阑夜静,萦思难寐,躺在床上,灵感忽涌,他会蓦然跃起,铺开宣纸,感奋地纵笔渲染。待宣纸干透后(多在次日清晨),才按照自己捕捉到的意念挥洒狂涂。难怪他的渲染技巧常常出人意表,收到波谲云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艺术效果!

       得天独厚的岭南,孕育了多少画坛巨匠。子毅先生饱吮着岭南大地的乳汁,为繁花写照,为山川张神,深情地去讴歌岭南的锦绣风光。他的画始终充满着青春活力,洋溢着蓬勃朝气,正如他笔下的红棉一样,春色常驻,雄视南天!

杨永权

1990年5月


玉树翠翎 / 68cm×68cm / 1995年

春风拂槛露华浓 / 68cm×68cm / 1995年

红梅吐艳 / 95cm×59cm / 1996年

庆回归 / 68cm×68cm / 1997年

颂英雄 / 102cm×59cm / 1998年

蝉鸣丹荔熟 / 68cm×68cm / 1998年

出淤泥而不染 / 138cm×68cm / 1999年

红梅报春 / 68cm×68cm / 2000年

紫云 / 68cm×68cm / 2000年

报平安 / 54cm×67cm / 2000年

和唱 / 61cm×69cm / 2003年

出淤泥而不染 / 68cm×68cm / 2003年

漓江 / 37cm×51cm / 1959年

桂林山水甲天下 / 68cm×70cm / 1959年

花榆事晓 / 136cm×68cm / 1959年

黄山烟云 / 37cm×51cm / 1973年

琼岛春阴 / 69cm×46cm / 1973年

黄山意境 / 89cm×48cm / 1973年

黄山奇峰 / 104cm×68cm / 1973年

漓江雨后 / 98cm×68cm / 1979年

秋晨 / 131cm×67cm / 1979年

萝岗香雪 / 69cm×46cm / 1980年

漓江印象 / 46cm×69cm / 1959年

漓江草坪风景 / 50cm×69cm / 1959年

幽壑鸣泉 / 98cm×68cm / 1982年

漓江峰色 / 98cm×68cm / 1985年

山峡 / 98cm×68cm / 1987年

漓江人家 / 98cm×68cm / 1987年

林峰胜境 / 98cm×68cm / 1987年

天风泉韵 / 98cm×68cm / 1987年

天都云汇 / 98cm×68cm / 1987年

东昌山区 / 83cm×46cm / 1987年

冰雪三千尺 / 69cm×46cm / 1987年

金秋 / 98cm×68cm / 1988年

清泉 / 68cm×68cm / 1990年

西岸观海 / 68cm×104cm / 1993年

书法 / 104cm×53cm / 1980年

书法 / 117cm×53cm / 1980年

书法 / 69cm×69cm / 1988年

书法 / 45cm×68cm / 1989年

书法 / 66cm×45cm / 1994年

《文史丹青:陈子毅》微画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