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五穀”之变

 芸斋窗下 2019-05-25

辛世彪

依然依据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史话》两本小书,将中国古代的“五穀”之变及学者的相关观点整理出来。

1. 上古时期的“五穀”实际上包括六种作物:黍、稷(禾、粟、秫)、菽、麦、稻、麻。汉代人对于五穀的不同解释,无非是有稻无稻,有麻无麻,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差异,因为稻最初产于南方,麻在秦汉时期已经不作为粮食了。

2. 上古时期南方为稻作区,北方为粟作区,南北农业文明起源都很早,可推到距今7000年前。黍、稷、稻、菽(豆)、麻,都是原产于中国的作物,只有麦是外来的,因此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八大起源中心之首。

3. 稻作包括旱稻、水稻。李根蟠等人认为,农业起源于山地,因此应该是先有旱稻,后有水稻。稻,北方称大米,与小米相对。分旱稻与水稻,又各有黏与不黏之分,种类繁多。最主要的分别是籼稻、粳稻和糯稻。一直是中国南方的主粮。

4. 粟作包括黍与稷,原产于中国。粟的野生祖先是狗尾草,古书称“莠”(yŏu);黍的野生祖先是野黍,古书上称“黍卑”(bĭ)或“稂”(láng)。

稷就是粟,俗称穀子,脱壳后叫小米,传统的禾也指粟,产量较高,是古代的主粮。粟之黏者称为秫(shú),不黏者称为粟,故秫有“黏小米、黏粟、糯粟、黄粟”等称呼,但也有人认为黏粟即酿酒用的高粱。粟有青、赤、黄、白、黑等多种颜色,名称亦多。(辛按:有人说秫指高粱。但《说文》明说:“秫,稷之黏者。”)

黍(shǔ)脱壳后俗称黄米,比小米稍大。黍之不黏者称为穄(jì)或糜子(méizi),黏者叫黍子,在山西方言中分得很清楚(参看博文:山西方言中的糜子和黍子)。黍的穗子像稻子,产量较低。

[辛按:陈文华《农业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却认为稷与黍同类,而与粟不同。]

5. 麦包括小麦与大麦,小麦叫麦(来),大麦叫牟(móu)。原产于西亚,至迟周代已进入中国北方,应该是羌族通过新疆、河湟一带传入的。早期麦子都是“粒食”,也就是像米饭那样煮食,汉代以后石转磨流行,才有了面粉。

6. 菽(shū)是豆类总称,主要指大豆。豆字在甲骨文中本义是食肉器,秦汉以后才指代菽。 大豆原产于中国东北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春秋以前大豆的地位不及粟黍麦,春秋战国到秦汉,大豆与粟比肩,成为北方的主要粮食。

汉代石转磨出现,也出现了豆腐,大豆转向副食。北宋时大豆被用于榨油。到了明代,大豆完全成为副食。

秦代大豆传入朝鲜,又传到日本,18世纪以后传入欧美。因此,世界各地的大豆均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入。

7. 在中唐以前,稻粟分别是南北方的主粮,麦豆是杂粮(与上一条矛盾?)。中唐以后,稻麦成为主粮,粟豆都是杂粮。到宋代,稻麦终于取代了粟(辛按:似乎1949年以后,北方山西、山西、甘肃等地小米仍旧是主粮)。

8. 麻包括大麻与苎麻(zhùmá)。大麻古称麻,俗称火麻、黄麻,属桑科植物,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先秦时大麻首先是粮食作物,食用麻籽之余,用麻皮制衣。大麻雄雌异株,雄麻称枲(xǐ),用其纤维;雌麻称苴(jū),用其籽实。汉代开始,大麻逐渐从粮食作物中分离出来。

苎麻(苧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荨麻科,原产于中国南方。苎麻作为织物优于大麻,唐宋以后地位超过大麻。

补充一:

高粱始见于魏晋时期的中国文献。高粱原产于非洲,以后经南亚传入中国西南。晋代张华《博物志》中称其为蜀黍,或称蜀秫、秫秫、芦粟、木稷、狄粱、芦穄等。隋唐时才有高粱之名,见陆德明《经典释文》。

补充二:

《诗经》中记载的农作物名称有23个,依次是:蕡(fén)、麦、黍(shǔ)、稷(jì)、麻、禾、稼、稻、粱、菽(shū)、苴(jū)、穀、芑(qǐ)、藿(huò)、粟、荏菽(rěn shū)、秬(jù)、秠(pī)、穈(mén/méi)、稌(tú)、穉(zhì)、来、牟。

这些名称异名同实,归纳起来依然是六种作物。①稷、禾是粟的别称。粱、芑、穈是粟的品种。穉是嫩禾。②秬、秠是黍的品种。《说文》:“秠,一稃二米。”③稌是稻的别称。④来、牟都是麦,来是小麦(麦),牟是大麦。⑤菽、荏菽都指大豆,藿是豆叶。⑥蕡、苴、麻都指大麻;麻是雄麻,即枲(xǐ),产纤维;苴(jū)是雌麻,产籽实。最后,禾、稼都是农田作物统称,穀是带壳果实统称。禾作为统称,在黄河流域指粟,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指稻,游修龄教授(1990,2001)论之甚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