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码通行 长三角打造国内首个地铁互联互通城市群

 nygf 2019-05-2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交通网络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优化配置长三角区域内基础设施资源。5月22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温州、合肥7座城市的轨道交通,正式实现二维码互联互通,七城市市民各自使用本地相关App,就可在七城市扫码乘坐地铁。

合肥新闻频道全媒体记者:杜大军 朱江辉

众所周知,不同城市使用当地手机APP坐地铁,需要经过注册、认证、绑定账号、激活等流程,耗费大量的时间。

如今,依托7城扫码乘车应用系统,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温州、合肥这7座城市,乘客只需要绑定七城市中的任何一个APP,就可以扫码通行7个城市的地铁。

不同城市本不相通的地铁基础设施实现大范围兼容,离不开互联网“黑科技”的支持。

据了解,7城扫码乘车应用系统采用双离线二维码等技术,解决了异地系统兼容、跨区域结算等难题,确保了国内所有主流手机,即使在地铁站无线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最快0.3秒快速安全过闸。

此外,此次7城市互通首次携手支付宝启动了区块链技术的试点应用,解决了异地乘车信息互通共享等问题。

同步开通的银联卡异地支付模式,也向更全面的用户支付渠道迈进了一步。

地铁通票一小步,是长三角智慧生活圈一大步。

目前七座城市所有的地铁闸机都已完成互联互通改造,乘客们一卡一码,不仅节约了社会资源,提升了异地出行的便利度,也进一步加强了七座城市之间的联系。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区域经济时代,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高效流动和配置均依赖于此。


长三角拥有最密集的高铁网络,随着异地地铁“通票”这一交通毛细血管配套的加速完善,大大拉近了7城居民的心理距离,也让人们对长三角智慧生活圈有了更多美好期待。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地域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亿,据统计,2018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19.5万亿元,贡献了全国1/4的GDP、1/4的财政税收、1/3的进出口贸易和58%的外资利用额,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

目前,长三角现已开通互联互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已超过148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自驾到上海,跨越了1/4个中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一码通行”将成为大型城市群的标配。长三角地铁“通票”不会只局限于目前的7个城市。今年底前,长三角将有10座城市的地铁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未来还将争取进一步扩展覆盖长三角其他主要城市地铁,进一步扩大地铁二维码互联互通的覆盖范围,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合肥新闻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