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夏丨淡霭入夏,一窗新绿

 369蓝田书院 2019-05-25

《立夏》

宋代: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2019己亥年立夏时间是 5月6日 03:02:40 ,农历 四月初二

立夏三候

【立夏一候:蝼蝈鸣】昼伏夜出的蝼蝈,也感应到了微弱的阴气,鸣叫起来。

【立夏二候:蚯蚓出】雨水多,阴气始生,蚯蚓是接下来的主角。蚯蚓代表着潮湿、新鲜、最有养分的泥土,生长的旺季。

【立夏三候:王瓜生】王瓜是一种药用爬藤植物,在此时快速生长,六七月便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立夏——“卦”

立夏和小满对应十二消息卦中的乾卦”,处于“”月。乾卦为纯阳之卦,巳月已六阳全至,阴气退尽,草木生长已至鼎盛,事亦为鼎盛阶段。 

《卦》: 乾:元 亨 利 贞

《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时处乾卦,应效法天之刚健恒常,大功告成不可有贪念,要知道自损益于他人,方对自身有利,因为时值日在中天,即将西下,顺时而行。

健康调护

立夏处于二之气,此时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阳寒水,火气受到抑制,人体易出现“寒包火”、“外寒内热”之象,容易出现情绪不佳、胃部胀满、皮肤瘙痒、体内燥热等情况。

而夏天体内的阳气是往外生发的,人体多处于外热内虚,上热下寒的状态,养生而言首先尽量少吃生冷寒凉。让人体顺应夏天阳气生发旺盛的自然状态,尤其是平时就是虚寒湿的虚弱体质,气血两亏容易疲累者,容易感冒,手脚怕冷者,鼻敏感,鼻炎,哮喘等患者,适当发发汗,以排出体内的寒湿邪气,可行节气治疗以益体质状态的调理。

立夏养“心”

夏季,是个“长”的季节,阳气逐渐旺盛。夏,五行属火,心与夏气相通,心阳在夏季最旺,“暑热易伤气”,“暑热易入心”。

夏天旺盛的暑热气容易导致心阴阳失调,人易出现心火旺盛、心燥易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等。

所以,立夏后,养心是关键。

午休养心

午时应为“合阳”,此时应“少息所以养阳”。

 “心主血脉”,“心恶热”,中午正是太阳高照,气温达到最高峰,也处于人体的阴阳之气盛衰转换之际,宜静心收敛神气,30分钟左右的午休就能达到养心的目的。

饮食调心

饮食上“少苦,增辛,适量酸”

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也提出:“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

夏季适度吃点苦味的食物,如苦瓜、陈皮、芹菜叶、莲子心、苦荞麦、杏仁、茶叶以及莴笋叶等,有利于清热解暑,增强食欲,但是不可过食,以免伤阳气。

另外,可以适当吃些辛味的东西,夏吃辛,养肺金,防止火克金,此“辛”指的非辛辣刺激之物,蔬菜中的生姜、葱、洋葱、大蒜、芥菜、香菜、油菜、白萝卜、大头菜、芹菜、青椒等,都是辛味。

且夏天空调冷饮易伤阳气,寒气入肺,辛味的食物有利于散寒祛湿、通络行气。而酸味的食物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而酸性收敛也防止汗出太过。

另外,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小麦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五月是南方的梅雨季,也是青梅的成熟季。青梅味酸,虽可直接食用,却多用以熬制梅酱、酿制梅酒

青梅敛肝气清肝火,还可开胃生津。

“青梅如豆,断送春归去”,赋予其悲春惆怅之意。其味亦如此,初食青梅果,满嘴酸涩,再饮一口青梅酒,却是甘甜娓娓,化悲为喜。


山药莲子小米粥

[配料]鲜山药 100克,莲子 30 克,黄小米 200 克

[做法]将鲜山药洗净切片、莲子、小黄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粥成,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安神助眠经方饮品——宁心复脉饮

经络调护与导引

养心安神可按揉内关。内关穴属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能调心养心、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内关穴:把手心向上,用力握拳的时候,手腕上能看到两根筋,两条筋之间,距离腕横纹两个拇指宽度处就是“内关”。夏季心神不宁、失眠烦躁时可点按。

呵字补心功

适应病症: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塞等心经疾患。

具体方法:呵,读(Ke)。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全身放松,自然站立,去除心中杂念,缓慢深长地吸气,然后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晚春拂遍思愁 ,流云告别山谷

星月坠落群岚 ,晨光洒于陌上

戒暖春慵懒,拾夏日热情

生如夏花,温柔既往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工作室&大学生通讯社

来源 | 一附院中医治未病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