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诗记】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上)

 真友书屋 2019-05-26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并称为“三苏”,而在四川眉州留有最多“三苏”的遗迹,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家乡。然从祖籍论,他们并非四川人,而是河北的栾城县,苏洵在《苏氏族谱后录》中称:“故眉之苏,皆宗益州长史味道;赵郡之苏,皆宗并州刺史章;扶风之苏,皆宗平陵侯建;河南河内之苏,皆宗司寇忿生。而凡苏氏皆宗昆吾樊,昆吾樊皆宗祝融吴回。”看来苏氏一族分为了几大支脉,其中一支则是眉州苏氏。苏洵称眉州苏氏这一支,则将苏味道视之为祖宗,因为苏味道是栾城县人,所以,眉州苏氏就将栾城视之为祖籍。那么,苏味道为什么归了眉州呢?苏洵的解释是:“味道,圣历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原来苏味道因事被贬为了眉州刺史,当时他有一个儿子就定居在了当地,而后眉州苏氏一脉均是由此子所传者。

如此说来,“三苏”均为苏味道的后人,然而在历史上,他的这三位后人都远远超过苏味道本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其实,论官位来说,“三苏”都比不上其祖苏味道,因为苏味道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曾三任宰相。不仅如此,我觉得“三苏”那大放光彩的文采,也一定是来自苏味道的基因,因为他在那个时代也同样是文名响天下,《旧唐书》中称:“苏味道,赵州栾城人也。少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人谓之苏、李。”看来他自小就以会写文章享誉乡里,而他的诗作也受到了后世的看重,明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五言律体,兆自梁陈。唐初四子,靡缛相矜,时或拙涩,未堪正始。神龙以还,卓然成调。沈宋苏李,合轨于前,王孟高岑,并驰于后。新制迭出,古体攸分。实词章改革之大机,气运推迁之一会也。”

胡应麟认为,五言律体到初唐四杰时写得还有些生涩,而到了苏味道、李峤时,才真正成熟起来,再后来的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才跟了上来,即此肯定了苏味道在中国诗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平台上的三通碑

而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讲得更为明确:“(苏味道)与沈宋同时,大力写作律诗的,尚有所谓文章四友的李峤、苏味道、崔融和杜审言。苏李位极公相,显赫一时。凡朝廷重要文书,俱出其手笔。他们集中,五律最多,可知他们都是律诗运动中的重要推动者。”

苏味道在当世就很有诗名,他除了跟李峤并称为“苏李”,同时他二人又跟崔融、杜审言并称为“文章四友”。杜审言在当世也很有诗名,他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虽然杜审言跟苏味道并称,但杜能够名扬天下,也跟苏有一定关系。当年杜审言竞选公务员时,就是苏味道把他录取者。杜当年也是目空一切的人物,《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引唐胡璩《谭宾录》上的一段话:“杜审言初举进士,恃才謇傲,甚为时辈所妒。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参选。试判后谓人曰:‘苏味道必死!’人问其故,审言曰:‘见吾判即当羞死矣!’又语人曰:‘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如此。”

杜审言参加完考试,出门就跟人说:苏味道这次死定了。人们问他为什么,杜审言说:我写的这篇文章太好了,苏味道看到了肯定会羞愧而死。杜还跟别人说,自己的文章极好,只有屈原和宋玉才有资格审查,而他的书法之美,如果王羲之活着的话,也肯定会向他俯首称臣。杜说苏看到自己的文章必死,这只是句调侃的话,以证他跟苏的关系非同一般,因为考试之后,杜审言就调选为洛州洛阳县丞,而背后正是苏味道出的力。不过这个事情也可以反着想,那就是苏味道的文章之名已经成为了天下人比勘的对象,就如同杜审言夸自己的书法比王羲之还要好一样。

当时跟杜审言同时录取者,还有一位名叫颜惟贞,这颜惟贞似乎也少有人知,但我说颜惟贞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父亲,一定就世人皆知了。苏味道跟颜惟贞的关系也很好,颜惟贞去世后,他儿子颜真卿给父亲写了篇“碑铭”,此文中有这样一段:“天授元年,糊名考试,判入高等。以亲累,授衢州参军,与盈川令杨炯、信安尉桓彦范相得甚欢。又选授洛州温县、永昌二尉。每选,皆判入高科。侍郎苏味道以所试示介众曰:‘选人中乃有如此书判!’嗟叹久之。遂代兄为长安尉、太子文学。”颜惟贞跟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关系也很好,但真正让颜惟贞享得声誉之人,还是苏味道:颜惟贞选官之后,苏味道到处夸赞本场选得了一位优秀人物。

即此可知,苏味道不止是官当得大,而且还特别喜欢提携他人,使得他身边有一群独具才能的能人。并且他在文学史上也颇有地位,可为什么他的名声却如此的不彰显呢?从历史资料记载来看,苏味道虽然高居宰相之职,然却未曾做出过什么贡献,用个成语来形容,叫尸位素餐,《旧唐书》上称他:“味道善敷奏,多识台阁故事,然而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其间,苟度取容而已。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稜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是号为‘苏摸稜’。”这段话中明确地说,苏味道身居相位,却对朝中无所贡献,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他甚至明言:做事不要立场太鲜明,否则一旦做错了,后果就会很严重。所以,当世人给他送了一个“苏摸稜”的绰号,这当然不是个好听的词。

墓的前方修成了休闲广场

关于他这个绰号的来由,《太平广记》卷二五九引唐卢言《卢氏杂记》上的说法:“唐苏味道初拜相,有门人问曰:‘天下方事之殷,相公何以燮和?’味道无言,但以手摸床稜而已,时谓‘摸稜宰相’也。”这段记载更为形象。苏味道当了宰相,他的手下问他如何处置天下之事,苏味道不说话,只是一手摸床稜子。他的这个暗示被人传了出去,所以才有了“摸稜宰相”这个绰号。

由此可见,苏味道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可是即使这样的谨小慎微,他也依然是三起三落,可见在那个时代做个太平宰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后人不管他当年处境是何等的动辄得咎,只是一味地骂他做人没有骨气,清初大诗人王渔洋在《香祖笔记》卷二中称:“当牝朝淫昏之世,二张每侍行幸,预倡和,已令千古齿冷。而列衔于李峤、苏味道辈之前,诸人亦俯首甘之。当时君臣上下,岂复知有羞恶之心哉!”他骂李峤、苏味道就会给武则天拍马屁,没有羞耻之心。但是如果能平心静气地回溯一下那段历史,恐怕后世的评价就不会这么意气用事了。

苏味道能够受到武则天的重视,跟名相狄仁杰有很大关系,《大唐新语》卷六中称:“长安中,则天问狄仁杰曰:‘朕要一好汉使,有乎?’仁杰对曰:‘臣料陛下若求文章资历,则今之宰臣李峤、苏味道,亦足为之使矣。岂非文士龌龊,思大才用之,以成天下之务者乎?’则天悦曰:‘此朕心也。’”这时武则天当了皇帝,她也想找到好的帮手,于是让狄仁杰推荐人选,他所推举者就是李峤和苏味道。由此可知,苏味道不止是文章写的好,也的确有治国安邦的才能。

然而《大唐新语》卷八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味道富才华,代以文章著称,累迁凤阁侍郎、知政事,与张锡俱坐法,系于司刑寺。所司以上相之贵,所坐事虽轻,供待甚备。味道终不敢当,不乘马,步至系所,席地而卧,蔬食而已。锡乘马至寺,舍二品院,气色自若,帷屏饮膳,无忝平居。则天闻之,原味道而放锡于岭南。”不知道什么原因,苏味道受了另一位大臣张锡的连累,二人被同时关进了拘留所。那时拘留所的所长知道他二人犯的罪不大,并且都是高官,所以对他二人很是照顾。但以苏味道的谨慎性格,他不接受这种超额待遇,不骑马、不乘轿,而是步行走到拘留所内,然后随便地躺在地上,吃起粗茶淡饭。而张锡则完全相反,他骑马前来,住在高级套间里,在里面继续享用一点儿不属于他平时的待遇。他们二人的不同表现有人都秘告给了武则天,此后不久,苏味道就官复原职,而那张锡则被弄到了岭南那个穷地方。

其实,苏味道为官之初并不是这样谨小慎微,《朝野佥载》卷四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味道才学识度,物望攸归;王方庆体质鄙陋,言词鲁钝,智不逾俗,才不出凡,俱为凤阁侍郎。或问元一曰:‘苏、王孰贤?’答曰:‘苏九月得霜鹰,王十月被冻蝇。’或问其故,答曰:‘得霜鹰俊捷,被冻蝇顽怯。’时人谓能体物也。”这段话不但夸奖苏味道极有才学,同时还说他很有影响力,更重要者,是此段话中赞赏苏味道如霜天雄鹰般俊捷。赞赏一个人如同雄鹰,这肯定不是唯唯诺诺的形象,那他因何会变成了这个样子呢?这就需要还原当时的现场。

墓丘上的荒草

当年武则天为了能当皇帝,特别喜欢天下人大造舆论,以此证明她成为女皇是上天的安排,她的这个心理让天下涌现出许多献吉祥之人。其实武则天也清楚这些东西不一定是真的,陈冠明在《苏味道李峤年谱》中称:“非本心好之,乃借祥瑞以附会,以‘显圣’,以便逐步取唐而代之。上好下甚,上下一气。所谓祥瑞,大多是人为作假,武后亦明知是假而利用之,借题发挥而已。”

《资治通鉴》有这样一段话:“武承嗣使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末紫石杂药物填之。庚午,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之,称获之于洛水。太后喜,命其石曰‘宝图’。擢同泰为游击将军。五月,戊辰,诏当亲拜洛,受‘宝图’;有事南郊,告谢昊天;礼毕,御明堂,朝群臣。命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以拜洛前十日集神都。乙亥,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武承嗣为了让武则天高兴,派人在白石头上凿上字,然后再用其他颜色的粉末进行填充,制作完毕之后,指使他人来朝中献宝,称此物是从洛水中捞出来者。武则天看后大为高兴,立即给献宝人封了个官儿,并且还专门举行大张旗鼓的祭祀活动。

武则天的这个喜好很快搞得天下造假成风,当时还有人用红漆在龟肚子上写“天子万万年”,而后来朝进献。朝中有位叫李昭德的大臣,特别痛恨这种造假行为,于是他就把这乌龟肚子上的字用刀刮,一刮就下来,而后奏明武则天,称其造假,并提出将此人正法,但没想到武则天却说“此心亦无恶”,让李昭德把这个人放了。明知造假,即使识破了也能无罪释放,这就等于告诉世人:只要拍马屁,哪怕拍到蹄子上,也不会有什么坏的后果。可见说真话的人至少在那个阶段,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整个墓园用大理石栏杆围起

苏味道看到这种情况,为了自己能够保身,也只能学着去说好听话。但从历史资料看,似乎他拍马屁的水平段位较低,《资治通鉴》卷二〇七有这样一段话:“是月,大雪,苏味道以为瑞,帅百官入贺。殿中侍御史王求礼止之曰:‘三月雪为瑞雪,腊月雷为瑞雷乎?’味道不从。既入,求礼独不贺,进言曰:‘今阳和布气,草木发荣,而寒雪为灾,岂得诬以为瑞!贺者皆谄谀之士也。’太后为之罢朝。”原来在长安元年三月,京城下了一场大雪,而阴历三月相当于今日阳历四月,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时下雪本是一件很奇特的事,但苏味道解释为这是祥瑞。因为他是宰相,所以他准备带领百官向武则天庆贺,但大殿上有位叫王求礼的御史却反对这么做,他认为三月份下的雪怎么可能是瑞雪。苏味道不听他的劝告,坚持带百官进贺,而王求礼就在大殿之上说三月份下雪是一场灾难。这当然让武则天大为扫兴,由是而罢朝。

陈冠明在《年谱》中另外还举了两个例子,苏味道都没拍出个好结果来。看来就拍马这件事而言,其并非苏味道所长,而那时武则天为了消除异己,大量地杀戮反对自己的大臣,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苏味道只能小心地不言语,以此来尽可能地保全自己。如此说来,他的所作所为也并不为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